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茗倩 顾卫杰 杨保华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我国创业教育存在观念落后、形式单一、管理不足、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因此,应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理念、策略和保障3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健全管理保障等途径,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战略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c)-0092-04
Abstract: Inspired by the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arry ou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backward concept, single form, inadequate management, and disconnection from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refor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hould be deeply integrated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 Specialty +"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proposed, which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concept, strategy and guarantee. Some ways are raised, such as reform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 expanding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guarantee, in order to foster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Thu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erving development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在創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担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和使命,以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为服务科技战略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2]。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脱离于具体的专业教育,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管理保障不到位、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同时,高职领域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以优质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1 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个人,使其具有独创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管理、社交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国内学者认为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宗旨,通过咨询指导、资金扶持、课程培训等方式培养创业者[3];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所须具有的知识、技能和内涵素质,从而挖掘并发展学生的创业潜能和素养,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判别能力,以及较强行动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深化[4]。还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最终目的是挖掘学生特点和兴趣、依据其身心特质发挥其潜能,培育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并通过积极引导,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形成主动创新意识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5]。 该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为依归,教育内容应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创业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其中创新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
2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国际层面: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被世界各国政府机构、教育部门和高校持续关注和重视,并获得了国际教育署、世界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扶持和提倡[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官方角度界定创业教育为21世纪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并分别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强调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2 国家层面: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国务院各部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科技发展战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首次被作为重要指标大项列入其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全面、深入开展双创教育,赋能“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3 高职院校层面: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新时代、新趋势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在关注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具备创新、创业、创意精神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深度挖掘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将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育融入并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2.4 学生层面:增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如今复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学生的就业造成了较大压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创业机会,实施创业计划,最终实现成功创业、拓宽就业路径。同时,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潜能,提高职业竞争力。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观念落后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存在理解偏差。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偏重于岗位实践应用能力,而容易忽略创新创业能力。甚至将创业教育简化为狭义的技能教育或培训,即以培养创业者为目标,通过课程培训、提供平台、资金扶持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类似于职业培训。
3.2 形式片面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主要如下:一是培训式,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或讲座,主要传授创业知识,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备、偏理论缺实践、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缺点。二是比赛式,通过开展各类创业大赛、技能大赛,可在一定程度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但仅惠及少数学生,覆盖面不够全面广泛,缺乏普适性。三是平台式,通过建立创业中心、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平台,但缺乏有效监控和评价,存在重形式轻实质、利用率低等问题。
3.3 保障不足
由于创新型师资队伍匮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相关制度建设滞后,配套资金投入不足,实践资源如场地、设备等缺失诸多因素限制,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套完备健全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未能实现上下各级联动、全员整体参与的全面推进。
4 高職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突出高职双创教育的“职业性”,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理念、策略和保障,3层面出发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4.1 理念层面
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渗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的拓展,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培养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
4.2 策略层面
(1)目标导向。将面向专业岗位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较强专业技能、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懂经营、善管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分层递进。采取创新学分考核机制,作为获得毕业资格的指标,设置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开设创新创业指导类公共基础课程,如创业学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理念和方法技巧。第二阶段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根据专业特点重构与整合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三阶段开设项目化的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项目实施的一般方法,培养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创新能力。第四阶段,采用“导师—团队—项目”的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双创理论方法进行全过程实战开发。第五阶段,在校企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或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双轮驱动。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拓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将创业理念植根于学生思想意识中,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以科技竞赛为重要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技能大赛,锤炼创新创业技能。以社团和学生组织为依托,成立创意社团、创客空间,开展创业类社会实践活动,从事经营型和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等。
4.3 保障层面
(1)强化管理,完善制度。设立全方位、上下联动的创业管理队伍。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设置创业教育管理科,各教学部门、科研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同时,设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咨询、专家指导等跟踪服务。 (2)健全师资,提升能力。强化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比例,将创新创业理念、意识和技能寓于教师专业培训中,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专兼结合,引进企业创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并加强教师企业实践,深入高新企业收集创业实例,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实践水平。同时,改革师资绩效考核体制,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3)加大扶持,激励创新。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拓宽创业资金筹措渠道。由“政、校、行、企”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如“大学生成才发展基金”“创业扶植基金”“小额担保贷款”等,通过项目立项、考核验收的方式提供创业资金资助,并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制度。
(4)提供平台,优化条件。产学研多方联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结合课堂教学需求,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全真、仿真”环境,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场地、先进设施和设备,完善软、硬件条件保障,提高资源利用率。
5 结语
该文从理念、策略和保障3个层面构建了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目标导向、分层递进和双轮驱动的策略,以及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健全师资、激励创新、提供平台等途径,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献計献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5):51-54.
[2] 董刚.以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化内涵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24.
[3] 雷丽.“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19,17(24):199-200.
[4] 江美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 赵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0(6):83-88.
[6] 王茹,梁斌,马锁生.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5):6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61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