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荣慧 张朝霞

  摘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全球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实现改革的终极目标。文章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培训模式、教科研基金项目、校本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考评机制等多个视角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TPACK框架;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2-0128-02
  1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1]《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由此可见,作为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然而,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主体之一——高校英语教师,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却未能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存有较多问题,这不仅制约其自身专业成长,还影响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信息融合:技术和教学的简单叠加
  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融合,形成特殊的知识形态,并将这种知识形态在信息化教学中有效地呈现与实践的能力[4]。但目前现状是高校英语教师习惯性地把信息化教学当成了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和载体,并未把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概念以及实践方法真正融入信息技术应用中去。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MOOC、微课、翻转课堂受到极大的推崇。虽说大多数高校教师亦审时度势,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但事实上他们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仍旧流于表面, 还是仅限于数字化教材、音频、视频、PPT、Word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表面上看来课堂呈现方式多样化,但不少教师经常把整节课演变成单纯的课件演示课而忽视学科教学的逻辑思维,俨然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如若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专门的培训机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敷衍叠加现象将长期存在。
  2.2技术迁移:片面强调技能无视情景
  高校英语教师不单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实操技能,还须深入学习如何将英语学科相关知识内容迁移到其他的教学情景中去。然而,目前信息技术在英语课的教学实践中仍处于较为低效、肤浅的状态。信息技术误用、滥用、生搬硬套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过度地重视技术手段却常常忽略学科知识点、忽略教学情景、缺少基于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缺乏深层次的、创新性地应用。其结果是,信息化教学设备被局限为一种方便学生认知的机械性地罗列知识的工具,师生的课堂情景对话被异化为低层次的你问我答,而不是引导学生对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辨析,使课程的讲授难以深入浅出、让学生有获得感。
  2.3资源开发:校本教学资源的关照缺位
  资源开发是教师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提供给学生并辅助其进行概念理解、学习活动开展以及进行自我学习时的教学材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物料”[5]。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雨课堂、腾讯课堂、中国大学生MOOC、超星课程中心等各大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教学资源纷彩缤呈、应有尽有。但是有两方面问题却常被忽视,一方面,网上的教学资源良莠不齐、知识点关联性差、视频制作粗糙等原因不能完全适合英语教学的日常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在学生、学情、教学环境、学校地理位置区别甚大的情况下,网上教学资源的拿来主义现象依然随处可见,严重脱离本校实际或许还会适得其反。所以高校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资源开发技术则显得迫在眉睫,要做到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对于无法直接使用的网络资源,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积极进行二次加工,通过一系列的筛选、整合和修改,使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
  2.4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固化缺乏创新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纲领,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流程与走向。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表现在设计流程固化等方面。大部分教师还未做到根据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生的学情,将新技术、新方法、优质资源融入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多维度评价设计当中去。虽有些许高校英语教师能够通过电子教材、资料库以及网络视频资源进行备课,运用爱剪辑等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微课,凭借超星尔雅、钉钉群、QQ群等各大平台发布作业任务,与学生线上线下都能保持密切交流互动并可随时在线反馈测评。但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能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流程依旧是大多数老师的首要选择,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 2.0时代背景下,如若这种千篇一律、因循守舊、毫无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长期存在,必会阻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教学设计要及时向创新型转变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3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3.1构建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培训模式,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深度融合的能力
  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是指围绕"专业性、技术性、学术性"这三个方向开展的有计划的培训[6],以期实现高校英语教师TPACK能力提升从而将其科学高效地运用于英语教学。首先,英语学科专业技能培训(ECK)的提升,组织教师学习学科专业领军人物的教学课堂,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英语教学法知识(EPK)的提升方式主要包括:高校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开展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汇报,有效组织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育新时代社会所需的人才为终极目标。最后,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整合(ETK)提升,主要途径:一是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做合一的信息化网络培训,并且培训课程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实现产教融合;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及各省举办的信息化技能大赛以及高教社举办的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三是敦促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反思,努力回归教学本质,在应用中提升自身技术制作和使用能力(TCK)并深入到学科内涵中去。   3.2依托教科研基金项目,培养教师信息技术迁移能力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项目就有《“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构研究"》《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英语自我调节学习与课堂评价支持研究》《信息化时代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等。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7]。据调查,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通常会将行业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时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有效地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改善了传统课本在短时间内无法与时俱进的现状,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收获颇丰。如此一来,教师在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参加或主持与信息化教学相关教科研项目是高校英语教师实现信息技术内化和迁移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大力支持教师把科研项目作为脚手架,鼓励其积极参与学术论坛并对信息技术迁移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深度研讨,从而明确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并付诸行动,以科研带动信息技术迁移能力的提升。
  3.3创建校本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提升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
  网络教学资源如汪洋大海般广阔无边,为高校英语教学带来极大优势的同时也暗含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如何科学高效地筛选出契合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大部分教师则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的线上教学资源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则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院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搜集更多关联的教学资源,经过科学的比对、分析、整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数据库,由此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可按需提取资源,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第二,高校要与兄弟院校进行积极协调联动,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时共享。将翻转课堂理念及优秀实践应用案例、SPOC混合式教学与其示范性操作程序等呈现在本校原创数字化实践平台,供本校教师观摩仿用,通过借鉴成功的案例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3.4借力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优化升级
  教师发展中心是学校负责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培养、教学咨询服务、教学质量评估、校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的职能部门。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设计因循守旧、流程固化的问题,教师发展中心可以采取以下有效举措:1)营造教学能力提升氛围,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推广新的教学设计及手段,以供高校英语教师观摩仿用;2)制订特色培训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系统化实训;3)面向学校全体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对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全面答疑;4)引导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共同体,鼓励成员之间积极地进行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博士沙龙、教研竞赛等[8];5)促进本校与区内外各类学校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具有新意的教学设计方案。
  3.5健全信息技术考评机制,从政策层面上激励教师主动求变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考评机制,是有效驱使大学英语教师主动参与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强力举措。首先,高校要加快建立信息化教学长效机制,明确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的要求与标准,对未达标者督促其限期整改,从根本上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其次,调整考核范畴,规范考核细则。改变传统的以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成果等为主要考核指标,严格按照合理比重将信息技术水平纳入教学评优、职称晋升、年终绩效考核等范畴内。最后,加大政策扶持,激励教师主动提升自己。高校要为踊跃参与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评比活动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为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给予大幅度奖励,由此激励教师主动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并进行教学反思。
  4 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建设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才能不被时代淘汰。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在信息融合、技术迁移、资源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举措,期望对高校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7):4.
  [3]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4] 王卫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5] 黄文有.江苏省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7.
  [6] 王志燕.互联网+背景下职教教师TPACK能力提升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38(5):54-60.
  [7] 陈雪贞.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基于教学案例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141-143.
  [8] 黄林林.MOOC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4):16-21+107.
  【通联编辑: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77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