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毓洁 薛艳飞

  摘要:运用 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实施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适合延安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战略决策,为延安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SWOT分析;战略选择;延安市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59-03
  
  Cluster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Yan’an Ci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YAN Yu-jie,XUE Yan-fei
  (College of Manage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and hazards facing Yan'an City in implement cluste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re discussed based on SWOT analysis. A science, based on strategy,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Yan'an City, to help the city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 in future,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cluster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strategy choice; Yan’an City
  
  1 延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延安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2010年总人口有219.55万,全市乡村人口有154.30万人,占总人口70.4%。20世纪90年代,在“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延安市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等,主要发展烤烟、苹果、羊、薯类这四大类主导产业,使得四大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1世纪初,随着国家对卷烟制造行业实行严格的计划定额管理,并运用经济杠杆推动烤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延安的烤烟产业受到了极大冲击,烤烟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从鼎盛时期的2.00万hm2下降到2003年的0.25万hm2,烟农纷纷转产[1]。按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总体规划,占全市耕地总面积31.25%的25°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再加上封山禁牧政策的推行,薯类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羊存栏量锐减,延安的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受到巨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烤烟、薯类两项产业逐渐淡出,羊的饲养方式转变为舍饲圈养,产量经过短暂的大幅下滑后又开始回升,自此,舍饲圈养方式逐步推广开来,带动了草畜业的大力发展。在这一时期,苹果的产量稳步上升,和“十五”期末相比翻了一番多[2,3]。与此同时,其他园林水果的生产也有了较快发展。新兴的棚栽业发展迅猛,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协调了大量贷款,鼓励农民种植大棚菜[1]。到目前为止,林果、草畜、棚栽成为延安三大新的主导产业。
  2 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适合延安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战略决策,为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2.1 优势(S)分析
  2.1.1 特殊的地貌和气候资源优势 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地域、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内在的先天禀赋,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基因”[4]。延安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地貌和气候资源优势,特别适宜于陕北杂粮和苹果的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丰富营养的陕北杂粮,诸如糜子、谷子、荞麦、豆类、薯类成为人们普遍看好的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延安的洛川苹果早已享誉中外,由此而带动的苹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化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2.1.2 丰富的矿资源优势 延安地下储藏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藏,是国家能源重要战略接续区。“十一五”期间,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迅猛,为延安市的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达到80%以上[5]。延安市已经把“能源化工强市”作为日后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可以预见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将会继续增强。
  2.2 劣势(W)分析
  2.2.1 延安农业的整体基础差 首先,到目前为止,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比较差。其次,延安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普遍缺乏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薄弱[6]。第三,延安的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农资服务不到位、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第四,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较慢[6]。这些因素导致延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
  2.2.2 产业规模小,开发不足 除了苹果产业之外,其他的产业规模均处于扩张阶段,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开发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2]。尤其是陕北杂粮,虽然符合了目前人们所倡导的绿色饮食、健康饮食的理念,但是其市场开发程度比较低,以陕北杂粮的加工、销售为主导的下游产业链并未真正建立。
  2.2.3 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入户难 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得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纽带,延安村级信息站点的建设缓慢,没有达到全覆盖,而有些地方虽然农业网站、语言热线、农业频道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很多,但在农民中的实际普及率并不高。农民对这些途径了解很少,能真正接受的更是微乎其微。农业信息无法上下互通,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延安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2.2.4 延安北部山区难于发展机械化,面临技术难题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必须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延安北部属于丘陵沟壑区,耕地多以陡坡地为主,所以在平原地区使用的一些机械化农机具在此都无法使用。
  2.3 机会(O)分析
  2.3.1 农转非推动了农业产业集群式的发展 农民进城政策的出台,使得许多愿意进城的农民从过去的农产品生产者变为纯粹的农产品消费者,带动了农产品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转非进程的加快,将推动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整体农产品需求的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这就给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2.3.2 产业集群式发展已经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它能够产生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形成更好的产供销市场和渠道,同时也能带动整个区域取得跨越式发展。因此,为我们在农业中采用产业集群式发展开辟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2.3.3 有了良好的政策扶持 进入21世纪,国家政策长期向“三农”倾斜,连续8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指导“三农”工作,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现代农业,从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为延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扶持。
  2.3.4 智力和人力资源不断加强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逐步展开。近几年,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村。大学生“村官”为发展“三农”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优势人力资源。
  2.4 威胁(T)分析
  2.4.1 国外成熟的现代农业和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的竞争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尤其是美国、法国、荷兰和日本。国内东南部地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这将使得延安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受到市场、渠道、贸易壁垒等方面强有力的竞争。
  2.4.2 工业对优势农业要素的掠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村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弱、幼人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6]。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农村优质耕地不断被城市化、工业化、居民住宅等侵噬,无法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对耕地的需求。
  2.4.3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升级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全面实施导致延安16.67万hm2 25°以上的陡坡地需要全部退耕,再加上工业用地对农业耕地的掠夺,使得本来就紧缺的耕地更为紧张。如何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选择
  3.1 SO战略
  1)与时俱进,将陕北杂粮纳入主产业行列。把林果、草畜、棚栽、杂粮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区县已有的发展情况,在主导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取得先期的经验后,打破地域界限,向周围的地区辐射,加强各区县之间在产业功能上的联合与协作,建立产业圈,形成规模经济,然后依托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和批发市场,以此推动整个产业圈实现跨越式发展。
  2)政府应该对主导产业加以引导,使其朝着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实施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在现阶段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和国内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经验,着重拉长苹果产业链条,尤其要积极开拓各环节的销售渠道,探索出一套适合延安市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然后迅速复制到其他农业产业。
  3.2 ST战略
  在同一个产业圈,可以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使用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走区域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商标、品牌意识,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将品牌发展为名牌,打造名牌企业[7]。同时,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品牌质量管理, 注重品牌维护,运用品牌营销战略,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地向前发展[8]。
  3.3 WO战略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陡坡耕地都有通山公路,力争早日实现村级信息站点建设达到全覆盖。鼓励并招聘高素质、有知识、懂技术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群众学会使用各种农业信息平台搜集、分析、利用和传递信息,学会在泥沙俱下的信息中筛选有效资源,从而适时把握农业商机。
  3.4 WT战略
  走农业产业差异化道路。农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让农业横向扩展,发展农业旅游。例如,农家乐,农家自助游采摘,等等。吃吃农家饭、干干农家活,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这里体验到农村田园的纯朴生活。农业旅游不仅可以在延安本地搞,还可以在其他城市建立延安农家乐连锁,一方面可以宣传延安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新的产业销售渠道。总之,发散思维,开拓农业产业差异化道路。
  在延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还应该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控制与解决,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孝卫.延安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 延安市统计局.2010年延安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平稳较快发展[EB/OL].(2011-03-09)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113990249.htm.
  [3] 延安市统计局.延安市果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EB/OL]. (2007-01-25)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0752293614.htm.
  [4] 王锦旺.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EB/OL].(2008-08-25) http: // www. hljagri. gov. cn / fxyc / zh /200808/t20080825_208918.htm.?
  [5] 刘 江.延安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能源、农业、旅游三大战略[EB/OL].(2009-07-17)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9/yananxing /yw /200907/17/t20090717_19561731.shtml.
  [6] 刘珍品.延安市农业普查数据资料综合分析[EB/OL]. (2009-2-17)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09217142411.htm.
  [7] 洪 艳.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以湖南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8] 任巧巧.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5(4):68-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7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