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师常常在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法,作者依据新《课标》提出几点原则,更好地指导教师合理使用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06-0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为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的颁布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这些都以学生发展为主本,从根本上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一般是7~12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好强、喜欢表扬。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著名的英语谚语也阐释了这一点,“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游戏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因此,游戏成为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推崇游戏式教学,过于注重课堂气氛,舍本逐末,学生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玩得高兴的同时把学习英语的事情抛诸脑后。时间一久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开始的学习“高温”急剧下降,课后知识一知半解,懵懵懂懂。这种教学游戏“中玩不中用”的现象让不少教师开始质疑游戏教学的作用。
其实,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它以交际法为主要原则,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语言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知识点。它寓语言教学于娱乐与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气氛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需要遵循几点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也不例外,务必要以明确的训练目的作为活动的导向,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当每个课堂游戏实施之后,教师都要及时总结通过游戏学习学到了什么。
(2)趣味性原则。为达到趣味性效果,首先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断地激发学生好奇的欲望,然后尽量创造其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具有信息差距的信息交流,从而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增加成熟感,最后引入一定的竞赛规则,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的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参与性原则。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每一个角色。如何能让学生都积极参与游戏的活动呢?首先游戏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和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而且教师还要以真诚感染学生,否则有些学生会应付式地,拘束地“玩玩”,甚至会不屑于参与。
(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又需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又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
(5)纪律性原则。每一项游戏活动都有其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6)启发性原则。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他们以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
(7)形式应多样化性原则。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
(8)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1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