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晏风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及课后反思等方面进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学习价值及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合情推理和演绎方面有所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摸索、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任何一种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合作和自我实践的过程。这就使得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过程由“你教我学”变成了教学相长、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淡化所谓的师道尊严,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路、统一行动,允许多元思维和行动并存,与学生建立彼此敞开、相互理解、真诚沟通,有着人格碰撞和精神交流的平等、民主的关系。只有拥有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
二、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凝集着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数学思想方法。尽管人们走上社会以后,数学知识似乎渐渐淡忘了,但那种铭刻在人们心头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永存,它将长期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技巧。因为思想方法学会之后可以解决一类问题,而技巧只能解决偶尔遇到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如果每道题都要用到技巧,那对学生来说太难了,而数学思想方法却使人受益终生。当然,数学思想方法要研究,要靠广大教师去挖掘、去提炼、去总结。比如平面几何中添辅助线的技巧很多,学生很难把握,但如果适时归类总结一些添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领会其精神实质,畏难情绪就会渐渐消失。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勤学多思,不断提高。怎样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 在教学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具有现实性、实践性。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到购买日常用品,大到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数学。比如以下典型例题:为了保护视力,设计课桌与椅子的高度时,均遵循一定比例,一般的,课桌的高度比椅子的高度的1.6倍还多11cm。已知桌高75cm,问相应的椅子高度。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表现出极高的解题积极性,有的学生计算结束后,开始测量自己桌椅的高度,看是否符合标准。
2. 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来吸引学生。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多种数学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就构成了奇妙的数字世界。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些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去联想,去运用。
3.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提问、习题安排、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施教、区别对待。比如说: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在题量大小、难易程度上有所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大胆尝试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像“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双自主”教学等。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涉及到教学程序的每一个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大胆使用新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大胆尝试“角色互换”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当教师走上讲台,进行讲解。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在教学活动中,要大力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学会自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不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典型的解题思路、各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方面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其次,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是思维逻辑的训练,教师要以典型题为生长点,注重分析,展示思维,让学生多做一些对知识、方法运用比较灵活,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通过一题多解,做到一题多思,丰富和发展思维想象,促使思维能力提高。第三,让学生充分实践。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要联系实际问题,比如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结合农村实际,调查粮食价格的增长率、棉花的平均亩产等贴近生活的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是需要自己动手、动脑加以分析解决的,这样在学中去运用,在运用中去掌握,从而不断总结积累,提高自学能力。
六、搞好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查验教学工作得失、提出改进方案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积极改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反思的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反思更要有一定的阶段性,要体现在每天、每周、每学期;从内容上要做到每节、每章、同一题型反思。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数学教学模式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昭平.对21世纪初中数学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