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迅

   [摘要]: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思维,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为目标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交给学生”。“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合一》)初中英语教学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是忽略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促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语言是一个系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比较把所学的各个部分、各个项、各个词句联系起来,既便于记,又便于用。学生进入初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构词法方面的知识。比如,在9B Unit 1中遇到一个这样的单词interplanetary,学生需要去死记硬背吗?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单词的结构上去猜测词义(between planets),肯定是指“行星的”,那么,根据inter-planet-ary来推断,interplanetary应该是什么词性、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和汉语,英语和英语的比较,从而揭示英语的系统,深入英语的本质。并通过系统的示范,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学英语。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应改变教师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掘知识的因果关系,找出结论。
  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以教促学
  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及其关系的看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需要不断在新的水平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该改变课堂管理方式,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教师应当改变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要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前提。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既要有教法的要求,更要有学法的要求,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教师只起着激励、组织、点拔和引导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心理学上有“霍桑效应”之说。它认为心理气氛和工作气氛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增强自我责任感,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平等、快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发难,发表见解,当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行为的楷模,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关系,也是示范和模仿的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新的师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完整人格和个性的,与教师相平等的独立个体,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使学生唯命是从。
  2.创设生动现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谓教学情境,即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和社会形象等)而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简而言之,就是“情”与“境”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形成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创设各种情境(自然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更可以在师生融洽的双边交流中使学生体验美感,陶冶品行。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学习的外部的情境,变换教材呈现方式以求生动形象,激发和维护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内驱力,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器官进行感知,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是实践性运用性很强的语言,现行教材很多内容是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如饮食、工作、节日、航天、自然灾难,等等,我们所学的语言也来自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成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情境相融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进行讨论,做猜谜游戏、采访、竞赛、问答,扮演角色等活动,教师则由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积极地向复合型角色转变。教师预先要准备好道具并布置好环境以烘托活动的氛围,让学生处于直观感知的情境中,对实体物质具有亲和感,结合其自身已有的感性认识,促发求知和探索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将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思、动手做有机结合起来。而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创设活动情境,能够使传统的封闭讲解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发现、研究、讨论型的开放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学习、表演的方式唱主角,而教师则起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同时,师生在课内外实际交往中,也要尽可能使用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写信写日记等,学生处于现实的自然情境中学用英语,身心更放松,兴致更强烈,体验更真切,获得的感性认识会更深刻持久。
  创设教学情境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深思熟虑、重点突破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为创造直观、生动的客观教学场境和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精心主导地将学习内容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的揭示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按认知规律有序进行,逐步排疑解难。学习知识、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智慧的高效课堂
  叶谰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指出:“课堂教学在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叶谰教授从生命的高度认识,把握课堂教学,提出课堂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于完成认识性和教育性任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强调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是抽象的课题,是不可完全控制的,他们是充满了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
  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富有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凝固的、僵化的和不变的,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预设的,如果不容纳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
  一堂题为“Best Friends”的英语课,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热身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拼读上一节课已学过的描述人物的单词,然后教师用英语描述一些学生的特征,让其他学生猜是谁;第二阶段为呈现阶段,教师借助卡片用英语口头表达他本人的好朋友,由此自然引出generous的用法和本课的重点句型;第三阶段为趣味操作阶段,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我说你猜”让学生操练句型,随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该句型互相询问;第四阶段为拓展阶段,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采访表,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同学和老师进行采访,询问对方的好朋友并描述好朋友的外貌、形象、性格特征,采访结束后在全班汇报。
  教师虽然只有简单的图片和采访表,从课的热身阶段到拓展阶段,每个活动都牢牢地抓住本节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而且非常重视每个学生的语言操练。看来,教师把握好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在优化设计教学环节,研究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许多教师进行了很成效的研究和探索。如“学导式”“问题探究式”“五步教学法”等,总之,每一个教学环节所设置的教学活动(问答、讨论、发表见解、记者采访、游戏、扮演角色等)都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认知冲突,变教师对知识的呈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改变教材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处理教材的机会,和学生共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把学生引向教材。师生心理换位,把学生请上讲台,师生共同讨论,相互问答,把教学活动安排成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三、教学评价: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评价
  以往,考试成绩、升学比率是衡量一位学生,一个学校成就的主要依据,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的目的,统一测试自然而然就成为评估教师教学效果,衡量学生是否有前途的主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知识性测试和智能性测试相结合,总结性测试和过程性测试相结合,总的可以概括为外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外部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应注意评价的指导性,启迪性和激励性。教学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在关注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梅玲.教师应当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1-4(5).
  [2]刘道义.新初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3]魏国栋,吕达.普通初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