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黎安华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作为在一线工作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语文是教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首要条件,掌握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使用各种题海战术,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其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将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一、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但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从语文教学来看,语文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水平,而要完成素质教育,就必须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落实各项语文知识的教学,为进行素质教学提供条件。实践中,有的老师会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分点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注意复习小学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时整合单元教学,讲解语文内容中的常见知识点和重点知识;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会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自己找出其中的重点,并总结归纳,让学生在找寻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对各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出一套学习系统。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找出各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事实证明,及时掌握语文内容中的各项知识,对开展素质教育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该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道德思维能力也逐渐转向成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在这个阶段加强素质教育,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是实现道德优化的重要转折点。而强化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责任,也是初中语文融合素质教学的新尝试。素质教育内容广泛,我就以从语文教学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论述。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学则要利用语文内容本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的语言文字教育是中学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初中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开始了解爱国主义,培养爱国热情,从一些语言文字出发,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例如,在一次教学中,我给学生讲解到,能够正确使用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表现。通过语文知识将这些理念渗透到学生心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2.合理使用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教育广大学生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说语言是祖国的声音,那祖国的形象就能以山河的形式出现,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初中语文内容的作者将祖国河山刻画得风景旖旎,美不胜收。例如,范仲淹笔下的春和景明的“洞庭湖”,烟波浩淼,岸芷汀兰,让人心旷神怡。这一幅极具中国特色的风景画卷已经深深刻在了学生的心里,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人。
  3.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学习我国的英雄人物也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就记载了我国很多的古代文明:例如,《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他完美的体现出我国建筑家的艺术之美;《口技》中那精彩绝伦的口技表演以及在古典文学中出现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都能让人沉静在古代文明的高尚意境之中,渐渐的也就接受了这种爱国情操的熏陶。
  三、努力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从教育的层面看,初中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培养也是关键,并在素质教育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明显,语文教与学的矛盾,就是老师起着主导作用,而正是这种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才能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只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同时采取高素质的教学行为,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人文教学是教会人怎样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不断协调自身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甚至自然的关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科学的理解责任,从更高的层次追求精神上的完美。语文,是人文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就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人文教育的教材内容有:《论语》,它让人正确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语文老师应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较好的情操,成为一个具备道德素质的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四、开展课外活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要全面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扩展训练的机会,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巩固。课外活动是开展实践的最好场所,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真实社会,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目的是为让学生扩展知识,融入社会,熟悉生活,认识更多的事物。通过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接触、理解,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例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带学生参观、考察工厂、农村等,了解各种新产品、新信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习动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完善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的第一道门。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发展,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水平,我们应充分运用语文教学对素质教学的独特促进作用,将素质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中,以求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杨传武.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0,(25):42.
  [2]傅全胜.略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10,(12):25.
  [3]王素环.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J].价值工程,2010,(30):184.
  [4]王振成.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