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STSE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艳青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STSE教育理念已充分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建设、高考命题思想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渗透STSE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对STSE的进一步认识及其自身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STSE 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一、STSE在化学学科中的渗透情况
  21世纪的今天,STSE教育已经成为当代理科教育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什么是STSE教育呢?所谓“STSE”,就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4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STSE教育强调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者间的相互关系。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偏重理论,强调系统性,难以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配合,它脱离实际,很少触及社会,学生不能了解化学知识的真实价值,不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现象及问题,因而在教学上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对学生科学意识、科技意识、社会意识、环境意识的培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明确体现了STSE的教育思想,而新课标教材(如人教版必修1、必修2,2007年第三版)就是从多个角度渗透STSE的教育思想,新教材重视借助化学学习进行人文意识的熏陶,引入环境、材料、能源、生产技术、饮食、医药和科学家奋斗史等“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和“资料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社会、生活、环境和技术的有关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整治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当学生遇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将STSE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高中化学新课程明确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科学素养是理科教育所应当培养的公民素质。其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改革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科学素养在强调科学知识、技能、过程和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与STSE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地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全面科学素养的发展并不排斥化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化学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结构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化学知识的教学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全面的科学素养发展大局,而不是像传统化学教学那样,将化学知识的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最高追求目标。那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我们如何将STSE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上呢?
  1.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与STSE的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从小学到初中的应试教育,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越来越弱,利用STSE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激趣启思,调动学生在感受科学过程的成功和失败中成长,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观看视频、图表、新闻、史料等,为课堂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背景材料,在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必修2第四章“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我在讲授时充分利用当时出现的“太湖水污染”事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消除蓝藻?立刻有学生说,投化学药品消灭它们。但他的答案很快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同学们认为,如果投化学药品的话,那就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一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因势利导,让他们从政治、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出现蓝藻疯长的现象,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学生在课堂内提出的看法虽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就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网络信息及小组内讨论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产不能只讲一时经济效益,在生产、生活中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有一个小组以“太湖求救”为题撰写的报告中就提了一个新颖的口号“保护环境从娃娃抓起”,我想我这一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课外活动中加强化学与STSE的联系
  学生在课堂内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若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体验性活动,以此获得感性知识,将对他们学习化学科学知识起着推动作用。例如,讲到“铝的冶炼及回收”内容,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到社会进行调查:有的去废品回收站了解铝、铁、铜的回收价格;有的去超市了解饮料包装材料;有的上网搜查有关铝的冶炼成本;还有的对自己所住楼层的多户邻居进行了访谈(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等等。调查完毕,在课内进行汇总,得到结论:工业用铝土矿冶炼铝远远比回收铝制品消耗的能源和成本高,而且污染大;铝包装有其优点也有不足,一些包装材料可以使用替代品。通过这种课外体验活动,学生不仅仅知道铝的相关化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运用知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这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潜能得到了挖掘,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习题训练中体现STSE理念
  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已充分体现了STSE理念的渗透,内容涉及环保、材料、能源、化工生产、现代技术等方面,如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型细菌燃料电池、青铜器的锈蚀、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的回定和利用、制备碳酸锂等等,与STSE相关的比分有扩大趋势。因此,在平常的作业和测试中,可适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类STSE习题的训练,落实好STSE的教学内容。
  三、教师在STSE化学教学中的思考
  STSE教学重视学生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而教师在选取STSE内容时,可选学生身边发生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让他们有能力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新闻内容,为课堂积累新的STSE素材。
  新课标教材在课程内容上的社会化和生活化,要求教师在对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从宽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化学。显然,教师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化学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一种终身学习意识,使知识结构向综合化发展,这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朱俊卓.基础•能力 整合•创新 传承•引领[J].化学教育,2007,(7):44.
  [2]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2.
  [3]韩飞云,郑长龙.论化学教学的新观念[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7):1.
  [4]何志坚,宋万琚.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J].化学教育,2007,(6):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