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新课标下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状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争论能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学生善于争论,还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真正做到有问题让他们去提,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真正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争论 课堂争论情境 课堂教学
一、两则课堂争论案例
案例1:2010年11月19日,上午第三节物理课,学习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第四节《单摆》一课,其中分析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中有一个问题:测量单摆简谐运动的周期需要用停表计单摆30次全振动的时间,摆球到达哪个位置的时刻作为计时开始与停止的时刻比较好?在排除一般点之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两个特殊的状态点上,一个是在平衡位置计时,一个是在最大位移处其中一点计时。同学们争论起来,课堂也沸腾起来,多数同学说:“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太大,运动太快,不容易捕捉到,计时不方便;而在最大位移处,摆球速度小,运动得慢,容易捕捉到。”少数同学说:“平衡位置计时更准确……”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出现了近期课堂少有的热烈场面。最后有人提出了粗略估算的例子,统一了大家的想法:摆球做变速运动,在平衡位置附近运动得快,在两端最大位移处运动得慢,如果设摆球用0.05秒通过平衡位置附近一小段位移,而通过最大位移处同一段大小位移可能用0.2秒,当然两处的计时误差可粗略地认为分别为0.05秒和0.2秒,显然在平衡位置计时更为准确些。
案例2:2010年12月1日,下午第三节物理竞赛课,一个学生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用电流分部法求等效电阻,一个学生在下面半开玩笑地说:“你讲的有错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平面网络。”上面学生觉得有点儿没面子,说到:“对,你说得对,是我讲得不全面,你是大师!”等台上和台下学生位置互换以后,台上学生讲一句话,下面的学生就说说台上学生哪里讲得不完善,其余的学生都竖着耳朵听他们俩争论的内容,课堂气氛不但活跃,而且把题目涉及到的概念、规律以及模型近似情况都准确地展示出来了。两位同学互相把对方击败后,一会儿在下面联手讨论新问题去了,并没有影响同学关系。
这两个案例时间距离较近,因此我对上课引发争论产生的课堂效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非不辩不清,真理不辩不明,通过争论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经过争论,争论的内容泾渭分明,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更加深刻、准确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对问题的争论过程中,学生精神专注,积极独立思考,思维状态高度活跃,思维的全面性和批判性得到了充分地锻炼。而且在争论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参与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提高。因此,课堂争论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堂争论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标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课堂争论实现了课堂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参与争论,和学生处于平等、合作的地位;教师也可以退到幕后,做课堂的组织者和欣赏者。
在新课标下,要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课堂争论中,学生思维敏捷,神情专注,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了课堂的主人,必然兴趣十足,有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点燃。如果学生想在争论中获胜,他必然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被充分地发掘出来,时间长了,学生会对物理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培养物理思维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更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课堂争论就是点燃学生思维发动机的一种途径,激烈的课堂争论是学生锤炼物理思维的好机会,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甚至是思维的独创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上竞赛课时,对于一些模糊问题,我经常把它们在课堂上提出来,引出大家的争论,很多时候,这些模糊问题都会得到澄清。
在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课堂争论就是这样的一种交互方式,实现了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如何有效创设课堂争论情境
有效实现课堂争论,首先要逐渐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课堂上,不能总是教师“一言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教师平时也要常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这样才会自然生成争论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争论时,教师要有亲和的态度,要适时保护学生争论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表的意见,要挖掘它的积极因素,评价充满赏识性。对于争论的言语,教师要提前加以引导,提出同学们之间的争论是学术争论,争论的只是问题本身,不能涉及人身攻击,现场教师要帮学生把握火候,避免出现过激言行影响同学们之间的团结。
课堂争论还须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中心贯穿课堂教学。因为争论的焦点就是问题,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经过争论解决问题,无不围绕问题展开。哈佛大学曾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什么是问题呢?问题就是能够激起思考欲望,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教师应将问题作为知识建构和发展学科能力的载体,以问题链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其实,物理教学中的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最精彩的问题,教师真正把它们挖掘出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争论使问题得到解决,从本质上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实效。例如,在高中物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出四个问题: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机械波向前传播了什么?机械波的类型有哪些?其中最需要争论清楚的问题是机械波的形成原因:介质中靠近波源的质点通过相互作用力带动相邻远离波源的质点相继开始振动,这样机械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机械波。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以后,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得到突破,本章的难点也得以突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更新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