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忠旭

   [摘要] 高中学生之所以不爱学文言文,是因为他们阅读有障碍、有困难。那么,如何使学生克服困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阅读教学 方法 措施
  
  一、以古代渊博的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感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人留下的、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我们文化一脉相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由于历史变迁文言文变得陌生,但它也因着历史的积淀更加富含韵味。中国古代文化通过文言文记载、保存、流传下来,并通过古代教育传承和发扬。文言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同时它本身就是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诵优秀的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既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身的营养,成为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的效应,既有利于“立人”,又有利于“学文”。比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讲陈太丘诚实守信,说一不二,对于那些喜欢说假话的、不守诺言的人而言,对照陈太丘,定会羞愧的无地自容。再如《陈情表》李密面对司马氏朝廷的紧急征召,冒着被朝廷认为清高、不与新政权合作的罪名,也要奉养祖母到寿终。那片殷殷孝道之心,真可谓感天动地。又如《祭十二郎文》,韩愈在文中所表现出的至真至切的亲情,不知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并且,文言文文字精炼,风格典雅,内涵厚重,学习古典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性情。
  二、通过诵读、巧记,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原因之一是教学中把古汉语语法放在不适当的位置,过分强调所谓语法规律的掌握,于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颠来倒去,一个虚词归纳出了十几种用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尽难记难背,而且学生也不能灵活的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提倡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包括感悟语境、文气、文脉、意境及语法、修辞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具有文言语感,可采用熟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读得文通句顺;重视范读,引入语境,把教师的语感传染给学生,让学生体味语言的情趣;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首先,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者中,词汇是重点。这是因为,在文言文中,语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影响不明显,语法古今差别其实不大,而词汇古今变化最大,所以要以学习词汇为重点。词汇的学习要靠积累,在多读中积累,在对比中积累,在背诵中积累,在运用中积累。例如古今异义的词语,“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执兵”就是“手持兵器”的意思,今义则指“士兵”。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词类进行积累,才能拓展知识面。
  其次,在讲授复杂的词类活用等知识中,教师可以联系初中学过的文言文特珠的语言现象进行引入分析。“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因此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即名词作状语,意为:用箕畚。按照已学的语法规则与文言知识,就不难分析“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词类活用情况,由浅入深,这样分析词汇,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可以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运用语法知识利断词类活用的能力,增强文言语感。
  再次,诵读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文言文教学要灵活采用多种诵读方式,训练学生多读、读熟。这样学生可以把原来觉得别扭、拗口的语句读得顺当、流畅起来,这样才能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学生还可以逐渐体会凝练的文言词句那“不可言传”的妙处,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文言文教学比较重视言传、重视认知、重视分析的当前,强调熟读成诵、反复含咏、心口相应、烂熟于心,还是适宜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朗读方式有多种,例如,集体朗读法,确立学生对文章初步的感官接触,教师可在这种形式的朗读中发现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解决。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学生初读文章时,在学生对文章比较陌生的情况之下,通过集体朗读既可以发现学生朗读时的错误,又避免了单个学生当众出错对其造成的心理上的打击和对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挫伤;教师范读:结合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示范,矫正字音、规范句读、强调感情。教师的示范性诵读,对学生的诵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范读,范读有助于增加现场感,更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学生仿读:强调朗读的准确性,为正确理解文章打好基础。此时既可教师示范朗读,也可播放录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有选择地去仿读。激情诵读: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高诵读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诵读文词优美、意蕴深刻的文章。
  最后,在记忆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巧记”,注重“情境性”记忆和“趣味性”记忆,它不但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能让学生记得快记得准,而且记得牢固,经久不忘。
  三、扩大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只有依靠大量的阅读,没有捷径可走。现实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课本上的几十篇,很少有中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课外的文言文。连古代优秀的文学名著,都很少有学生直接去读原著。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要求学生开展文言文课外阅读活动。希望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目的的独立阅读。提倡让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名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组织开展多种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就必须加强文言词类的积累,通过诵读法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巧计文言常识,灵活运用,扩大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障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