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A is to B what C is to D”构造的“图形-背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志和

  摘要:“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而且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以该原则分析了英文惯用句“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发现这个构造的语言表征打上这一认知原则的烙印。
  关键词:构造 “图形-背景” 分析
  
  一、引言
  “图形-背景论”是以凸显原则为基础一种认知理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是空间组织一个基本认知原则,而且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拟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文惯用句“A is to B what C is to D”构造。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分离观点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来,用“脸/花瓶幻觉图”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区分,并说明两者间可互换性,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被知觉者所注意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未分化部分。观看某一客体时,总在未分化背景中看到图形。一般说来图形有形状背景没有;图形均在背景之前背景则远离其后;图形要比背景更突显,且往往更易于辨认和记忆,同时还伴随有意义、情感和美学价值。
  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关系显然借助完形心理学,是Talmy首先将其引入认知语言学研究。Ungerer和Schmid认为,当今认知语言学由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认知能力,是形成突显原则认知基础。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突出程度决定。显然“图形-背景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一种认知理论。
  三、“A is to B what C is to D”构造的“图形-背景”分析
  1.构造介绍
  该构造为what作连接代词时一种特殊惯用句式,用来比较说明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关系,通常起比喻作用,what相当于连接词as,意为“正如”“好比”“就像……一样”。本构造(标记为A)意思是“A对B而言正如C对D一样”。构造A还可以扩展为A1和A2:
  A1:What C is to D,(that)A is to B.本构造意思跟构造A一样,也是“A对B而言正如C对D一样”。
  A2:A is that to B which C is to D.该构造意思同上述构造A和A1一样,即“A对B而言正如C对D一样”。
  根据所收集语料构造A最常见,故称之为原型构造,而构造A1和A2由构造A扩展而来,隶属于A。
  2.“图形-背景”分析
  匡芳涛和文旭认为,拓扑空间方位中图形与背景关系不对称,其中一物体用作图形,另一物体用作背景。拓扑空间方位中图形和背景选择通常是根据定义特征以及空间大小、突显性、复杂性、依赖性和预料性等联想特征决定。
  (1)构造A:A is to B what C is to D
  例1:Air is to us what water is to fish.
  例2:Poultry is for (=to) the cook what canvas is for (=to) the painter.
  例1“Air is to us”做主语,是句子信息重心需进一步理解,而“water is to fish”是“Air is to us”的=类比,易理解“fish”离不开“water”生死攸关关系,由此理解“人类(us)”与“Air”有相似关系。根据图形-背景理论,“Air is to us”是句中突显成分,充当图形F;而“water is to fish”则起到说明和理解图形F作用,因此充当背景G。同理例2,“Poultry is for (=to) the cook”充当图形,“canvas is for (=to) the painter”成为背景。
  因此,在构造A中,“A is to B”在该构造中是突显部分位于句首,具有未知、需要确定特征,充当图形F;“C is to D”处于句末,扮演参照实体,可以标明“A is to B”(图形)之未知性已知特征,所以充当背景G。
  在该构造中图形F位于背景G之前,即F-G。
  构造A属于无标记句式,符合人们常规认知路线。在组织句子时通常喜欢把最重要信息置于句子前部分形成图形,而次重要信息则位于句子后部分充当背景。
  (2)构造A1:What C is to D, (that) A is to B
  例3:What food is to the body,(that) a book is to the mind.
  例4:What salt is to the food, wit and humor are to conversation and literature.
  从例3和4可以看出,句子后半部分即“A is to B”是信息重点,需要突出和强调中心,而由“what”引导前半部分,即“C is to D”比较直观、具体,起说明和理解“A is to B”作用。相对于构造A而言,在构造A1中“A is to B”仍旧充当图形F,“C is to D”也还是背景G,只不过在构造A1中图形F位于背景G之后,即G-F。
  从图形-背景理论来讲,构造A1是一种机制:通过主语和谓语位置移动而使无标记句式(构造A)中图形(主语)成为有标记图形;这一过程使该句式成为有标记句式,从而使听者把注意焦点集中在有标记图形上。认识构造A1遵循从旧→新或从已知→未知路线,同样符合人类最一般认知特点。因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或者说概念化世界时,通常是先从旧事物而后通过隐喻和转喻从而认识新事物。
  (3)构造A2:A is that to B which C is to D
  例5:Water is that to plants which food is to people.
  鉴于构造A2是由A扩展而来,例5则可以还原为:Water is to plants what food is to people.还可以用英文进一步解释为:To plants, water is what food is to people.
  构造A2同A一样,属于无标记句式,符合常规认知路线。“A is that to B”充当图形F,“C is to D”作为背景G,图形F位于背景G之前即F-G。
  四、结语
  鉴于“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空间组织基本认知原则,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A is to B what C is to D”构造分析,发现该构造语言表征打上这一认知原则烙印。任何语言形式,包括表面上看起来偏离认知规律语言现象(如A1),在本质上都遵循人类认知规律,是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反映。
  
  参考文献:
  [1]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