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少惠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和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学生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 教学资源 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和重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理解课程体系目标
要把握好一项事物,你首先就必须了解它。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往往以主题的形式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实践、服务、技术实践等,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其基本价值追求。现在,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以往的中队活动,对活动设计把握不准,造成场面热闹,劳师动众,但却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乏“作秀”之嫌。历史与实践证明,学习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二、更新观念,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颇深,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还是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于是乎,经常可以听到任课老师的牢骚,那么一点内容,怎么能讲一节课呢。他们照本宣读知识,当然只要用一点时间就会无话可说了。有的老师对于课程并不是一无所知,对于课程的积极作用也知道一二,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仍旧走上了老路。目前,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表现在善于传统式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他们一旦离开书本,离开教科书,将变得无所适从,面对学生将不知所措。对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显得力不从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它注重学生的亲历和实践,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活”的课程,那么他的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活”的课堂。曾经看到一位老师总结了他们学校的做法:到自然中学自然,到社会中学社会,在劳动中学劳动,在生活中学生活,在研究中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儿童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我们的课程。
三、开发校本,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纵观新课程,它留给每位教师上课的空间更广阔了,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大了,老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教师要成为教学资源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是没有东西可以活动,而是有太多的活动我们没有机会来搞。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校本课程就是一笔很大的教学财富,它是由地方学校根据地方特点,学校实际,自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对国家、地方、其它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使之变成更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也可以是学校自行直接开发新的课程,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其次,是要科学地分析学生的需求,从而来开发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活动主题。
四、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点,应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应该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时应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它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物的评价,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的主要途径有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体会与反思等。评价的方式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操作中,自我成长档案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老师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档案袋,以便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五、不断摸索,逐渐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对玩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新的他们没有接触到过的而又听说过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充满好奇,自然而然兴趣高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理论中摸索,逐渐形成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例如,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动物朋友》一文当中,我设计了4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走近动物。师扮演小白兔入场: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一句轻松的引言,就让学生自然进入了预设的话题。此间,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与小白兔的亲近与温馨。一颗颗关爱之心在交流中绽开出纯洁的花朵,这也为下面的学习交流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其次,是学生介绍,了解动物。本环节主要是成果展示。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收获;二是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感受,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情感上的动力。第三,欣赏儿歌,学写动物。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儿歌中感悟语言的美,学会语言的运用,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引发共鸣,保护动物。出示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决心,谈如何保护动物。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自主发现了本来需要老师照本宣读的知识,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再也不需要老师喊破喉咙来维持课堂纪律。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是感到意犹未尽。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学生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它让学生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
[2]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3]吴立峰.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06.
[4]张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Z].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9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