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通识教育探源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社教 杨瑞英

   [摘要] 系统地分析回顾了美国通识教育的起源、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旨在澄清我国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模糊认识。通识教育课程要收到实效,必须首先确立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贯穿于所有的通识教育课程。除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教学实施方式的改革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对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人文教育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一些知名大学已经先后开设了通识教育模块及相应的课程。但是纵观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我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们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仅仅重视开设什么课程,但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达到的总体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也缺乏应有的重视。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及产生的背景
  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其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通识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实用主义,其开设的课程是跨学科的,其目标是解决人类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人文教育,也有学者翻译成自由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的自由文化运动,强调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把学习人类过去积累的知识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过去的经典著作中寻求意义,并且以此为目的。
  美国早期的大学成立于殖民地时期。当时的大学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的,教学语言为拉丁语,课程内容以宗教、文学和历史为主,是典型的人文教育,且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18世纪的独立革命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中富裕资产阶级的比例大量提高。人们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发生了变化,学生中以从事宗教事业为职业目标的人数大大减少。这样,当时的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必修制的开课方式也不能满足新一代学生的需要。到19世纪末,民主思想进一步普及,改革大学课程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大学的主要任务愈来愈被看成培养能够承担工业社会各种任务的公民。早在1818年,由杰弗逊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的教育目标就提出了公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问题。1850年,布朗大学校长Wayland首先倡导自由选修制。1869年,Charles Eliot接任哈佛大学校长,提倡教育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这样,自由选修制应运而生。
  到19世纪末,自由选修制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基本确立。至20世纪初,有些大学全部取消了必修课,学生可以只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但是,自由选修制的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有些学生学会了滥用选修课制度以轻松获取学位。一些批评家指责本科课程体系混乱,学生知识缺乏系统性,本科学位已经失去了意义。这种情况导致了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质疑。
  为了回应社会对自由选修制的批评,通识教育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重视,有些大学开始尝试开设必修通识教育课程,又叫共同核心课程,其目标是为克服自由选修制的缺陷,为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表面上,共同核心课程的设置似乎是向美国大学早期人文教育的回归,但是实质上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人文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追求知识,追求个人的成长;它强调对古典文化遗产的学习,其教学方法主要是记忆那些伟大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人类面临的问题。通识教育虽然也会包含对人类古典文化遗产的学习,但是它更强调学生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识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孕育的。此后,通识教育就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和专业课和自由选修课共同构成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通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
  一战以前,美国高校主要采用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主义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强调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继行为主义之后,认知心理学提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建构和理解知识非常重要,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对某一个刺激的反应。同时,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人格的成长非常复杂,包含知识、情感和社会等方面。这些方面互相依赖共同作用形成学生的智力、动机、个性、态度和成就。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有三个观点影响了一战以后通识教育的发展。第一,它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是吸收和建构思想的过程,而不是去记忆被支解的信息;第二,它提出知识是发展的,动态的,因而学习是终身性的;第三,它认为任何一个个体的人都是大的民主社会的成员,他在与别人的交流过程中学习,他对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就是他的成就。
  2.影响教育通识的哲学思想
  (1)人文主义和自然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起源于欧洲,人文主义者相信理性思维可以揭示自然和人类的最高真理。人文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传统人文主义和自然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重视从古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中发掘知识、道德及美学价值,提倡一种道德、社会与美学的均衡。这种亚里斯多德的理想成为人文传统中持久的内容并对人文教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然人文主义试图协调人文思想和科学思想,其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自然是存在的整体,它的存在和运行独立于任何人以及上帝;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人类可以用理性思维和科学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他认为教育与培养个人是改造社会的途径。它摒弃了对古典作家的完全依赖,而是更加重视现在,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教育不是以培养绅士为目标,而是要提高普通人的能力以解决社会问题。以上这两种人文主义对通识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
  实用主义常被认为是美国独有的,代表美国19世纪边疆开拓精神的哲学。实用主义认为个人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将来,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行动与思想同等重要。
  20世纪初的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John Dewey把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转换成了工具主义。他认为对任何哲学思想的检验都依赖于其对日常求知过程和道德生活的影响。Dewey的哲学思想根植于科学,但是,它感兴趣的是科学发明和技术的应用在改变社会和人类关系方面的作用。他把“探究”看成改变个人和社会的工具,知识是通过体验,观察和实践发展的。
  Dewey认为民主和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民主依赖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他们能够自由地思考,有能力改变他们的环境并建设他们的未来。
  基于这个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社会)环境,其过程包括三个要素:重新组织,重新建构和改变。此外,因为“体验”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故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时因为“体验”是解决问题和改变环境的行动,因此它又是教育的手段。
  Dewey的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没有终点的持续促进个人发展的过程,然而,个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基于这个观点的课程体系把知识作为帮助学生理解现实,学会解决民主社会重要问题的资源。其主要教育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形式的体验。这种课程体系既关注学生个体,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
  (3)进步主义
  早期进步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并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个人探究和体验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并在不同程度上排斥对社会的关注。后期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又把对社会的关注重新带进了教育,认为教育是社会性的,是历史上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和文化的表现。因此,只有认识教育发生的社会环境,才能创造有意义的教育。当时,美国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变成一个工业社会,教育需要对改造社会作出贡献。

  三、美国当前通识教育的特点
  通识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进步时期”,二战以后的“重建时期”,20世纪50~70年代的衰落以及80年代以后的复兴。
  自20世纪80以来,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理念重新引起了大学的重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他们作为民主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仍然是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其教学方法重视观察、体验、探究和实践,教学组织方式有大班授课加小组讨论和小班研讨,考核方法多样,有“档案袋”法、学期论文、小组合作专题、综合实践等。教学内容重视从“小”入手,以小见大,而非通识教育发展初期大而全的概论性课程。
  四、我国通识教育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对口的专门人才,再加上受前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转向了专才教育模式。许多高等学校仅培养某一行业需要的人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专业化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仅限于某一狭窄的领域,缺乏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人”的整体素质不够全面,缺乏良好的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因此,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有些学校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是,目前一些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教育目标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导致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且教学内容比较宽泛,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探求知识;教学实施方式仍然是大班课,考核仍然以一次性期末考试为主。
  实施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仅仅开设几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仍然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而不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必定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我们有必要研究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然后根据我国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各自学校的情况制定通识教育的总目标和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 育报,2006,11(3):4.
  [2]A. W. Austin.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2.
  [3]Angela Sandra Fanelli.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American College[D]. United States: Unpublished PhD thesi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1997.
  [4]刘玉祥.美国通识教育点滴[J].大学(学术版),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9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