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花卉园艺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伟德
[摘要]文章针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花卉园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对本课程的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模式改进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耦合的教学设计方案,阐述了以实践性课业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花卉园艺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从“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出发,在课程建设专家的指导下,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专业课内涵发展出现了可喜变化。
花卉园艺技术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定位是面向花卉园艺技术职业综合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花卉生产贸易、花艺环境设计和花卉装饰应用等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花卉分类识别技能、花卉生理分析技能、栽培环境调控技能、花卉高效栽培技能、花卉流通营销技能和花艺环境设计施工技能,这也是现代花卉园艺发展对高技能园艺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实践专家分析论证,我院对原来花卉栽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抛弃了教学上不符合高技能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制定能够满足职业技能要求的花卉园艺技术课程标准,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09年花卉园艺技术网络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第八届网络课程比赛一等奖,环保型水培组合智能栽培系统项目荣获浙江省第二届高职高专大学生挑战标比赛特等奖,卡莱芙水培植物推广与应用项目获杭州经济开发区组织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比赛铜奖。下面是我院花卉园艺技术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实践专家指导下完成课程设计
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我院《花卉园艺技术》课程组通过对现代园艺企业的深入调研,对园艺技术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本课程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而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细分工作任务,并对各项目工作任务进行解构与重构,选择工作任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行动完整性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归纳出学习情境。具体操作为:
1.充分参考国家行业标准,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的遵循了课程开发一般原则,主要根据花卉生产、营销和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组合成工作情境,按照完成各项目工作任务应经过的工作过程设定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参考劳动部花卉园艺师和花艺环境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在某一特定职业岗位上,实施工作过程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
通过深入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杭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天香园林有限公司、杭州嘉泰园艺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的调研,对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课程设计论证,对传统的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设计进行了更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将课程名称更改为花卉园艺技术。该课程教学内容不是根据相关知识的相互关系和衔接进行组合的,而是通过对花卉园艺职业岗位工作要求进行分析,选出55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通过解构与重构,选择出其15项具备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整合,形成花卉生产、花卉营销和花卉应用三个教学情境。学习情境之间体现出综合性和难度的递进,以三个学习情境为载体,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根据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和做中逐渐形成对花卉园艺技术的认知和系统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2.以真实项目驱动课程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围绕花卉园艺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开展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依照完成各个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中采用的学习项目都是来源于实际工作,日常教学都能对接真实工作项目。尤其2009年开始,本课程依托校内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开辟的“创业就业训练营”建立四个社会化教学平台,即杭州卡莱芙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学生注册)、园艺超市、植物快繁工作室和水培花卉示范园,学校提供、创设和专业相关的岗位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得到锻炼,使学生能够全面实践花卉园艺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与此同时,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更能使学生由知道怎样做(经验性)转入怎样做得更好(策略性),使同学们由入门新手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准职业人,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强化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优化课内的同时,强化课外空间的拓展,结合课程学习特点,探求出一条以课业为载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将课业的概念界定如下:“所谓课业,即针对某一实践内容,在教师或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个体或小组完成的符合相应规范,包括课题、时间、地点、活动过程及反思(体会、收获、建议、意见、困惑等)、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评价的实践性作业”。它与传统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师生共同注重探究结果的过程和反思――即思维的提升。将“为结果而学习”转变为“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项目+主题”叠加式实践性课业教学体现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并相互推进的发展目标,即在教学中注重方法探索。以项目课业贯穿教学过程,通过引进社会项目推动教学发展,师生围绕项目展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价值,产生社会效益,促使更多更精的项目再引入教学,形成了教学实践、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者循环共进、相辅相承的健康教学链。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花卉园艺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大多运用黑板、挂图、模型、实物等少数教学媒体传授知识,这样容易导致课堂呆板,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率低。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其优点,它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严谨精练的板书板图、高超风趣的语言表达艺术、独特严密的思维方式和带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积极性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动画生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等等。特别针对花卉园艺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多媒体教学能够在更好的满足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加强实践性指导,更具体地引入实例分析,更广泛地拓展实际应用。但多媒体教学对项目化课程而言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于生产性或工程项目教学现场比较适宜采用面授方式,用多媒体课件反而没有比用板书来的直观、方便和情感交流。所以,对花卉园艺技术课程进行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显得十分必要。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特别注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给学生足够多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进行案例导入,通过情境分析提取对应的教学项目,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布置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全过程实践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并经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评价,提炼成果及总结汇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驾驭好教学过程。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因为对学生来说,完成项目或任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迫使学生全过程参与,并要及时寻找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问题探究、团队合作、成果展示及社会服务,培育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毅力,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心理素质的提高。
2.建立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开阔学生视野
21世纪我国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支持,花卉园艺技术网络课程的建立完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觉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建立花卉园艺技术网络课程和教师博客,相关课程教学资料能够及时上网,使其资源共享,促进了花卉园艺技术课程的交流和改革。通过网络,师生可以进行在线互相讨论,经过讨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实现目的,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网络课程的建立,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成就感,还有助于推进课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开放,提高知名度。
三、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评价体系,彰显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花卉园艺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求知、学技、发展、创业”为导向,以过程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合作的职业素质。结合本专业设立的学生技能达标标准,采用了“课证融合”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劳动部花卉园艺师和花艺环境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同时借鉴了花卉园艺部分工种的行业标准,使得课程内容与国家标准相统一,花卉园艺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国家标准和产业需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同时具有专业素质技能证书和专业基础技能证书,专业特长生还可根据自已的爱好选择专业发展证书,为学生走向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花卉园艺技术课程也是我院率先取消期中、期未的试卷考试形式而进行成绩评定的课程,把学生完成的所有课业都作为“评价载体”。实践性项目课业能够作为衡量评估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其理由在于:(1)课业是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的“实践结果”形态;(3)课业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教学评价载体;(3)把课业作为评价载体,能够克服传统考试带来的许多弊端。本课程根据课业特点设计了能够反映课业“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考核手册,作为课业评价工具,使实践课业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使课业评价操作方便。独创、新颖、实用的考核手册作为课业“评价工具”成为我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一大“亮点”。
项目来源:2008年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支助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