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全花
[摘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描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必要部分。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探讨当前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结果令人担忧,近四分之三的老师平时不进行文化教学,主要是因为教师自身相关知识的匮乏和传统理念的束缚,导致的无奈和尴尬。因此,教师自主学习、师范学院及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相关培训、考试的方式的变革是协助教师实现文化教学的必要桥梁。
[关键词] 新课标 英语教师 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讲,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教学。语言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目标语文化知识,尊重并理解目标语文化,具有一定的目标语文化,了解目标语文学及目标语国家社会的背景知识。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实践证明,知识多,技能熟练,并不意味着智能高,能力强,品德好。而应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文化意识”作为语言教学内容,扩大了现代语言教学的内涵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教育有4个层面: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范畴――“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人类学家早就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决定了语言离不开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
显然,文化教学已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谁是文化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和落实者,谁决定着文化教学的质量和走向?当然是一线英语教师。虽然现在多数课堂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没有一个课堂不受教师的制约和影响。如教师的态度、理念,教学内容的筛选(尽管有教材,教师个人知识背景因人而异,个人认为重要的会精心准备,否则就会一带而过,甚至删除不讲),教学方法等都直接决定或影响教学结果。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有5年了,绝大多数英语教师也都接受了一轮新课程培训,现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文化教学在课堂中实施结果如何,是笔者近期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在网上搜索“有关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搜寻结果不尽人意,结果显示,多数是以学生为对象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素养等,如“《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唐智霞在许昌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根据对河南省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孙雪波的(《中学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发表在宁波教育学院学报上,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现状的调查,发现他们在调查的8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在交往原则、时间观念、英语文化意蕴浓厚这3个方面问题尤为严重。教师培训机构应向中学英语教师开设英美文化意识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笔者在在电话中询问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你在上文化教学课时是怎么进行的?”她的惊讶的口吻“啊?!啥是文化教学?”也着实让笔者震惊。因为笔者认为,她会给我一些或一点点有关文化教学的信息,毕竟她已经有20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而且还参加了一轮的新课程培训。笔者也曾经经历了中学英语教学,不由自主审视自己在曾经的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觉得教师的文化教学确实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如果教师自身没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那么,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就成为纸上谈兵,不可能落实,更谈不上英语语言教学是世界文化的桥梁,必然使英语教学永远在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上徘徊。本文有利于唤醒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激发文化教学行为;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文化知识学习的机会,促进文化学习的行为,为高一级的英语文化学习积累经验,奠定文化学习基础;有利于唤醒更多的研究者参与以“中学教师”为对象的跨文化研究,促进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
二、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
相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相关研究来说,我们对文化教学的研究,要么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纸上谈兵,要么就事论事,不够深入,缺乏系统。
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笔者对英语教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依然不尽人意。
1.有意无意之间,顺其自然
Michael Lessard-Clouston对16位中国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态度所做的调查报告题为Chinese teachers’views of culture in their EFL learning and teaching(1996),结果显示,中国外语教师在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课堂文化教学实践上,与其他国家的教师差距很大,举例来说,有69%的被调查教师很少或者从未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文化教学,而其他国家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下。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容乐观的结果,在以题为您知道“跨文化交际”这个术语吗?结果有一半教师填“不知道”。“在英语教学中您会常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点吗?”只有四分之一的老师填“常提及”,其余75%教师全部选择“不常提及”。这个结果值得令人深思。笔者在电话访谈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王晶老师,“你是怎么处理文化教学的”
王:啊?!啥是文化教学,不知道啥是文化教学。
问:你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处理文化教学的?
王:不咋教,课文遇到,顺其自然,没有文化专题,为了完成教材(笑),不过讲讲也是有好处的。
同样的问题,武平老师给出了极为相似的回答:
武:文化教学?哪有文化教学?我感到她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惊讶!
问:你认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应怎么进行?
武:没有文化呀!Reading culture都删掉了。
问:上课讲不讲?
武:上课联系到会不讲?如礼仪,很浅显。
当问及李想老师文化教学是如何教的,她干脆地给予否定回应。
李:不教,一般删除。
刘铭老师的答案顺其自然。
刘:顺其自然,有兴趣就教,一般不教。
调查结果令人深思,这与课程改革和文化教育发展目标显得格格不入,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心余力绌
有的老师有文化教学意识,但是不能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在没有指导或脱离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往往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兴趣向学生谈及一些文化主题,开展一些文化学习的课堂活动,但这些文化教学活动大都局限于零星的文化知识的介绍。
武平:文化知识我都不懂,自己都不懂,课文中有了,了解一些,老师都没见过,可以说是白纸一张。
问卷调查有老师写到4类:(1)我本人对这方面的认识了解不多;(2)对有些文化特别是节日因为没有亲身体验,教起来很空洞,只是介绍;(3)课时不够;(4)自身能力欠缺。
研究发现,教师在文化教学中显得很无奈、无助,只是心向往之的尴尬局面,自身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阻碍了文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是实施文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本身拥有必备的相关文化知识,又是关键之关键,如果教师自身就不知晓文化知识或者文化水平孱弱无力,又如何谈起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这样文化教学的呼声再高,也会是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文化教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不知所措,删除不讲
文化教学尽管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但在实施中,教师的文化教学行为显得尴尬。
王晶:对于文化教学,没有专门去讲,为了完成教材(笑),还要备课,自己查资料,再说对中学生没用,阅读材料浅显,其中没有文化教学。
李想:基本上没有文化教学,一般直接删除,应付考试,学校要的是结果。
武平:Reading culture都去掉了。
这里的“删除”、“没用”、“去掉”的声音敲击着笔者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老师自然的心声流露,也显示了课改实施中文化教学孱弱艰难,尽管课标也写进文化教学的目标,但老师才是课改目标的落实者,课标的执行者,即使有课标、有教材,离开教师的执行文化教学依然是纸上谈兵,实践上则是苍白无力。
在武平老师说考试中也不怎么出现文化内容。她的回答是“不多,很少”,“就有一年出了white elephant,应该是前年,去年就没有,今年也没有。”
这种声音似乎为教师在文化教学时“删除”、“没用”、“去掉”、“要的是结果”的声音找到一定的依据。因为学校要的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升学考试中不考的内容,就可以不讲,讲了也“没用”,还是考试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视线。如果教师要进行文化教学,除了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能主动自然地于文化教学于英语教学中,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发展条件和基础,而不仅仅是常规教学,听、说、读、写不掉队,随大流的无奈、无助与无力。
三、结语
外语教师在考虑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拿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考虑文化教学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也许应当列为首位,而不是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后(Allen&Valette,1977)。在1980年以前,教师知识和教师教育并没有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而受到多少关注(Carter, 1990;Cooney, 1994)。仅凭教师在大学所修课程的数量,学科平均等级或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真正掌握的学科知识。(Grossman, Wilson和Shulman,1989;Even,1993;Cooney, 1994)。教师还需要知道所教学科的性质、结构和认识论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存在意义(Thompson,1984; Ball,1990a,1991; Even,1993; McDiarmid,1988;Baturo和Nason, 1996;Leinhardt和 Smith,1985;Tate, 1994)。范良火(2003)研究表明,在职培训教师在增进教师的教学知识比职前培训更为重要。
如今,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面临的种种的问题,如自身的文化知识的缺失、文化教学理念的不足、文化教学方法的无力、文化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尴尬局面等,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个人应该主动学习和落实文化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升学考试内容中设立跨文化考查专题;师范院校在英语教师教育中给予足够的文化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开始文化教学选修课;英语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给予足够的文化教学和文化学习培训专题;在各部门之间举行跨文化素养比赛活动;设立文化教学竞赛激励措施等,以提供多种文化学习实践平台,协助激励英语教师积累文化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服务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柳菊兴,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109.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唐智霞.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41.
[6]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21.
[7]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的被访者名字为化名,以尊重被访者的权利。本文中的访谈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没有提前或当时告知,是电话聊天中自然笔录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