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分层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宝贵

   [摘要]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的新学科,目前我国对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处在探索之中。本文只是对计算机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班级授课制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现象,在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家里有电脑,有的小学就学过,有的却连键盘都未碰过……这样在同一课堂上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此种情况,加上笔者在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五年一贯制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作了初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分层教学模式供读者参考。
  分层教学是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师在同一课堂,对这些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怎样才能学好计算机课程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是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先来讲一下这个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计算机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只是这个兴趣的方向不同罢了,有的学生是对游戏,有的是对上网,有的是对软件,有的是对聊天,有的甚至是对计算机中只要他没有见过的东西都感兴趣,但是对于教师上课讲的内容不一定感兴趣。这一点可以在学生一有空就瞎鼓捣机器这点看出来,他可能对你没有讲的内容兴趣更大一点,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兴趣。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动手能力大致将一个班分为三层:高层(自学动手能力强)、中层(自学动手能力一般)、低层(自学动手能力差)。
  以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我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例如,我们的机房布局都是纵向排列,分为四排,我把高层的学生分在第一排,中层的学生分在第二、第三排,低层的学生分在第四排。对学生说明这主要目的是针对各个同学情况和老师教学设计而安排位置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位置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控制学生机器和广播演示的内容,也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各层的学生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调查发现每个班级中,各层比例基本上是高层占25%,中层占50%,低层占25%。高层的一般都是特别聪明的和家里有电脑的,这些人能很容易很快的接受课堂内容,之后他们就会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了。中层的一般都是初中里稍微学过一点电脑,自学动手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一般的学生,这里面就可能会包括班上的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低层的就是一些几乎没有碰过电脑的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吃力了。
  针对这样的事实,在教学中就切忌“满堂灌”了,否则会造成高层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失去兴趣,而低层的学生跟不上。所以在上面的分层基础上可以实行以下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高层――学生兴趣+引导探索的方法;中层――任务驱动的方法;低层――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方法。
  高层学生。这些学生一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堂内容,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一堂课的任务,让他们自己通过看书完成任务,相互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所以他们上课的时候可以少管他们,只要问他们对什么感兴趣,然后给他准备一些素材让他自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可以了。比如有的可能对FLASH感兴趣,有的可能对网页制作感兴趣,有的可能对PHOTOSHOP感兴趣等,其实这样的学生就是以后竞赛的人才,不要扼杀他们的兴趣,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层学生。这些学生其实就代表了整个班级的大部分,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加上相互帮助完成课堂内容。对于有些比较难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演示指导他们。教师可以通过分步的任务驱动给他们以学习动力,因为这些学生中老是有人一进机房就问老师这堂课干什么,所以可以将一堂课大致分为几个时间段,然后逐步给他们以任务驱动。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Excel2000的学习,第一步任务就是复习上一章Word2000字处理软件,通过巡回观察决定是否需要强调什么内容。第二步的任务就可以告诉他们这堂课的内容在第几页,自己看书完成什么任务,再通过巡回观察决定是否需要强调什么内容,或者是否需要演示操作……最后让他们完成一个综合的题目。
  低层学生。其实,这些人是最费时间的学生了,对于这些学生的个别指导占了教师大部分的上课时间。这些学生好多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时候会提出教师想都想不到的问题,简单到你认为不用讲学生就能懂,但是这些学生可能就是不懂。比如,我有一个学生,他好不容易分清楚了文件和文件夹,有一次我让他将一个文件拷贝到一个文件夹下面,他就在那个文件夹下面点击右键粘贴了,他将这个下面理解成了屏幕上看到的桌面的下面(上下左右的下面),说穿了,就是他还没有理解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提供的功能,给他们演示,让他们先看到了结果,再让他们操作。
  当然,这样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有些低层学生可能进步很快,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可以将这样的学生换一层,这一点体现在好多农村来的男生身上;而有的高层、中层的学生可能你一讲新的内容他就接受不了了,典型的吃老本,这一点体现在好多家里有电脑的女同学身上,他们靠的就是在家里使用电脑时掌握的内容,新的内容她接受起来也不快。所以要求教师能掌握班里每个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总之,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