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政治课教学对生活素材的选取和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政治课教学走进生活,使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内在要求。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可以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自然相融合,从而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着眼于学生的需求,最大化地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终达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呢?
  一、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与其他课程相比,思品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觉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思想品德课要完成这样几重任务。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我所在地是个海岛县,地理环境特殊,因此在讲授“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环境,发动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海岛养殖的近二十年的变化情况,作系统整理,形成结论并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发了学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最终实现对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的充分理解。同时趁热打铁,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自主性强的特点提出问题:你在未来的投资创业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发其作进一步思考。同时在日常授课中,根据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求知欲强烈的时期,他们对很多社会问题都感兴趣,对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外交等,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房地产政策、上海世博会、低碳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很多学生都能提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表现得非常活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关注点,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生活中最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去积极地触摸时代的脉搏。通过这种的形式将“死”知识讲“活”。
  二、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资源,选取和利用生活素材。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政治知识的本源,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讲文化生活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恰当地取舍素材,有针对性地选取利用乡土素材,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文化竞争意识、文化传承意识及文化创造意识的培养。
  虽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会使学生深受感染,但制约学生的因素较多,使他们难以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解读祖国的优秀文化;而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种丰富的乡土素材学生接触得多,了解得全,感觉亲切,从而更易产生价值认同。
  丰富的生活素材为政治教师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鲜活”的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素材都是教学资源。政治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利用那些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生活素材。并精心选择,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利用,使其真正发挥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比如“中国长岛中华妈祖文化节”活动的这一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妈祖人文层面,认识其具有的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功能;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的功能;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的功能。领会“和平、勇敢、关爱”才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非常宝贵的资源。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和文化感受,独立思考弘扬妈祖精神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必须恰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科学看待妈祖文化。既能克服一些落后的、迷信的思想的滋生。又能充分弘扬妈祖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思想品德课必须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出发,深植于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真正的生活世界,做到与时俱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