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感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标准》全面阐述了数感的含义,指出数感培养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为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生活实例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就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因此,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而是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例子,将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如:你的班主任教师真高啊,有1.80米吧?你在几号楼几班?最近物价上涨了,猪肉要15元一斤呢!你的手机号码是多少?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等等。像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二、操作体验,增强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操作和体验来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和培养数感”。心理学家也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通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强化数感,用实践操作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推理到推理的抽象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例如教学克、千克的知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l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数感”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注重算用结合。提高数感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后继学习和现实生活中,通过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估算知识与学习、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的良好习惯。运用估算检验解答问题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如,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小花的身高是140毫米;三(5)班人数为52.5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5千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估计和判断,使学生知道这样的结果是脱离生活实际的。肯定是思考方法或计算过程出现了错误,要重新检验解题的方法或运算过程。又如:你能迅速判断65-28=93、496+305=796、303x26=832、7063÷7=109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运用计算知识的规律及运用积和商的位数规律进行计算结果的估算和判断,如:65-28=93错误,差比被减数大,是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算了;496+305=796计算错误。因为496+300=796,而496+305肯定大于796;302x26=832计算错误,因为三位乘两位数,积的位数肯定不会是三位数;7063+7=109计算错误,其商应是四位数。通过估算,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规律,学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获得一种很有价值的检验计算结果的方法,养成用估算检验精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数感的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