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项繁重的智力活动,如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体现主体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特别是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老教材交替,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层次高低有别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现有层面上学有所得,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将近十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体会。
  一、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早在5000多年前就提出了爱好和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都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以下几条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恐怕您的国库里也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这个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2. 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恰当地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学中,我让每个学习小组模拟现实情境做转盘游戏:课前将转盘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个扇形,并分别涂上红、黄、绿、黑四种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再在课堂上让各个小组都动手做转盘的游戏,并对中奖结果作了记录.游戏后,我问同学们:“你在转出结果之前,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猜我会得什么奖?”“可能得什么奖?”我紧接着问:“有四种可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每个奖次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 “不相同,圆心角越大,可能性越大.”……学生通过玩游戏,加深了对可能性的理解,充分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一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条件决定的,而不是运气的问题.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
  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数的运算教学要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探索、体验、思考、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计算的必要性,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笔算技能,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养成估算的习惯;解决问题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比较、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度量等。在观察物体、拼摆图形、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存在;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教学时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及数学应用的意义,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必要的教学手段。如在教学“几何图形” 内容时,使用电教手段,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能较好地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这样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多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后续保障。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呢? 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具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精心的设计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乐做、能做,往往还是多选、多做。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后续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可以期待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2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