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进入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少怀
新教师是我们教育的新血液,接班人。他们有着对教育积极的冲劲、热情的向往。然而,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在刚刚步入教学讲坛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正是新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
一、熟悉课标,把握教材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导向。一些新教师没有上好数学课,问题出在他们没有深刻地研读《课标》,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要么比较肤浅,只停留在教教材上;要么就把握不住重点、更不要说突破难点了;甚至还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因此,研读课标、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最为重要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熟悉课标,有效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深入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全面地领会教材的内涵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有位新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自学例题,再进行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并板书:160×30=4800(千米)――教师在这个竖式中没有重点讲解为什么计算结果要补上两个零。教师讲解完后,让学生做练习,学生出现了以下现象:180×40=720,这主要是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导致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达不到较好的课堂效益。
二、新教师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向老教师学习的热情高,投入于备课与教学的时间多,但由于刚刚步入教学讲坛,缺乏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因而很多工作包括备课、教学目标确立、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处理等,都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和教学方法上。在教材处理上,新教师只对教材内容进行机械的重复,没有层次感,对课程标准要求把握不准,主次不分,缺乏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就更难达到预期效果了。造成满堂灌、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个人演讲现象,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导致角色倒置,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开放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如,一位新老师在教学“简便计算的应用”时,例:科考队从3月1日出发,计划7月31日返回了目的地。科考队这次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教师提问:1.从题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你想怎么解决?然后,学生回答列式:方法一:7×21+1;方法二:30×2+31×2+26;方法三:31-26=5,31×3+30×2-5。部分学生看书上例题直接说答案,没有真正动脑筋,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整个教学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在进行巩固练习时,中下生无从下手,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坐着发呆。其实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再提出疑问,让学生说出各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对学生的质疑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三、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益
新教师普遍存在着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然而,如何把握好教材,做好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较多的新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更不用说是如何突出或突破了。他们了解内容的重难点的途径就是参考教学用书或到书店买来的教案,这样一来,长期依赖这些书籍,就不会用心地理解教材,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了。那怎能把握好教材、用好教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益呢?
(一)研读《数学课程标准》领悟教材与标准的内涵
作为新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就要了解课标的具体要求,让自己有底气地进行教学。首先对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总体理解;再次是课程目标的了解;最后,对不同学段、不同知识点的要求和知识间的联系的剖析与理解。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设计教学的同时,联系课标的要求,充分地用好教材,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结合单元检测题,从不同角度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因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不准重难点。可在教学前做一做、分析市教育网发布的单元检测题,购买一些专家编辑的单元检测题,从单元检测题中了解单元的重难点,了解出题方向和把握出题形式,思考如何在新课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必须撑握的重点习题等。也可自己试着参照单元检测题的出题形式及方向,试出相应的习题,提高自己的出题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
总之,研读课标,把握教材,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是新教师迫切要做的,也是快速提高的必要途径。只有认真研读课标、领会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最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更快地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5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