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文

  调查显示,在学生所学的科目中,数学常常是排在“最不喜欢的学科”的前列。学生眼中的数学,就像是一个衣着朴素,表情严肃,显得有些高深莫测的哲人,可敬但不可近。学生心目中的数学是“让己欢喜更让己忧”的学科,爱之者寡,怯之者众。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在新课程的教学探索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指数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呆板,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幽默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这又是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和充分发挥潜力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设未知数,我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又如,讲直线公理前,我用一颗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学生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我用两颗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时,学生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学生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倍增。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地学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而是讨厌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在课外,我所教的班级每月都要开展一次“数学面对面”活动。活动的口号是“思考无极限,快乐天天见”。活动的宗旨是“通过面对面地交流,把学习中的困难击败;真诚的关怀,把学生的忧愁与烦恼荡涤干净”。每期的主题不一样,采取的形式也不同。如“为你导航”一期,主要采用了谈话的形式。学生娓娓道来,在具体的事例中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最后还进行了自由提问,教师主要就学生的具体困难作出解答。“基础知识大比拼”一期,采用了分组抢答的竞赛形式,把学生平时易混淆的概念、易出错的题目在热烈的气氛中展现出来,学生都很感兴趣,都争创星级小组,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他们为了成为“数学面对面”的星级人物,自己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错题集”,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摔跟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层次性,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愉悦
  
  数学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易退难进,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适当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布置作业、教学检测等各方面都要注意层次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作业的处理上,我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常常基础题与提高题交叉布置,学生可以任意选做。布置作业时切记不能把学生分类:基础差的就做基础题,成绩好的就做提高题,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他们会量力而行的。学生能够真正感到解决问题的主人是他自己,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一般不用现成的单元检测题。我们班成立了八大命题小组,在给出了题目的分量与难度等要求后,命题小组花两节课的时间自己出题。每次评出优秀试卷实行加分鼓励,最优秀的一份打印出来考试。人人都参与出题,对题目也比较了解,而为了获得好成绩,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植基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8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