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现今教育进行课改的浪潮中,创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所有小学课程中,它的课时数最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最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大胆探索,不断进取。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一、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依靠教材,寻找创新资源。创新的意识,也可称为创新的精神。它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就是证明。绝大多数孩子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等充满兴趣也是很好的证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很多适合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资源,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因素,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教材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天,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要注重观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世界多姿多彩,生活鲜活生动。给人们的观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受到启发而产生的。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最有力的例子。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深入社会,对身边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让观察成为小学生自觉的行为。
二、创新从质疑开始
质疑,作为一种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要尊重学生,多用鼓励奖赏的办法,少用甚至不用指责惩罚的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赞赏;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鼓励。这样,学生才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才易于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后,总是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回答,让他们把话说完,从不中途打断,并且指名回答的面很宽,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上允许不同意见相互争论,有时还有意安排问题让学生辩论。我还特别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让他们互问互答,或者让他们用提问来"考"老师。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这样,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无拘无束,思维也就非常流畅,于是便常常会有创新的见解涌现出来。如在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提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让你的邻居上来教育你。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实现互动,达到境人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如教学《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相,当狼扑向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结尾。我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的想象的故事结尾制成光盘,此时播放说:“这就是刘雨彤同学所编的故事结尾,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大家一起评出几个精彩的故事结尾,老师再把它制成光盘,我们一起欣赏。”这就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连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几个同学也举起手来。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把狼打死;也有的学生设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在地上求饶,结果还是被狼吃掉。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教师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探究与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阅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独立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每个学生一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
总之,语文教育正在转向以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为本的方向,要注重孩子潜能的开发和智力的发展,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创建小语课堂创新教育环境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友善,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并加强创新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头脑灵活机敏、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以便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