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性的思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创造力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同时也要促进知识的生长和再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知识生长和再生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鼓励和诱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重视一题多解练习和编题练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题多解”就是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我经常精心选择习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任意变换位置,如123、132、213、231、312、321,让学生检验,数字变换后,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怎么还是3的倍数?随着一片惊奇,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急切想去探求其中的奥秘,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达到了发展思维的目的。
  二、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自始至终地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思维发展的主线,遵循思维发展的序,才能克服重果,轻过程忽视思维训练的弊端,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恩维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以分解成如下过程:
  1、师生一起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法。
  2、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3、指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
  4、师生一道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回忆联想――动手操作――指导观察――指导结论四个环节,使学生在动手中获取知识,同时学到了思维的方法。
  三、求异思变,发展创造性思维
  应用题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推理,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新知的学习情境中。在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同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发现相同点,找出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思维的独创性。
  如相遇问题应用题,学生认识结构的支撑点是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含义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搞清出发点、出发时间、运动方向和运动结果四个因素后变化情况,由易到难设计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图多说,怎样根据题意求两地路程,再编出求两车相遇时间的应用题;第二层次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题,一题多变使学生根据基本题,只改变两车速度,不改变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及结果改编成新的相遇问题。一题多解在基本题基础上,把“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改成“两车从两地不同时开出”,已知两车速度与相遇时间求路程,启发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并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大胆设疑,发现学生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用教师自己丰富的情感和巧妙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注重学生能力迁移去设计教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达到深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2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