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对伴奏艺术的分析,探讨中国艺术歌曲伴奏特点和要求,并对典型歌曲进行实例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使其与声乐演唱进行交流,成为表达歌曲情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中国艺术 歌曲 伴奏
一、中国艺术歌曲特征
中国的艺术歌曲,一般意义上界定为西乐中融的产物。演唱是在借鉴欧洲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目的是提高演唱中国作品的能力。中国艺术歌曲从创作特征上分为三类:古体诗词和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现代的抒情艺术歌曲。从1920年至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艺术歌曲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特征以格调高雅、寓意深刻和结构严谨为主,逐渐得到声乐演唱者和学习者的青睐。
二、为中国艺术歌曲伴奏的要求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技法上要求细腻、准确和精美,通常采用西洋唱法或是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并不需要华丽的唱腔,但非常讲究音色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就像一件艺术品,要做到精雕细琢。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就应当与琢磨演唱技法一样,不同之处仅在于表达音乐的手段不同,一个是用琴声表现歌曲,一个是用歌声表现歌曲,最终效果是达到二者的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如果仅仅是弹奏技巧上的游刃有余和弹奏水平上的连贯流畅,这远远达不到艺术歌曲演绎中追求的“人、声、琴、情”融合的境界。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不能和演唱割裂开来,与演唱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扶持的,是相濡以沫的情感的交流,需要通过声音和琴音传达共同的音乐元素,展现同样的音乐情境,抒发同样的音乐情感。
三、中国艺术歌曲伴奏个案分析
1.为古典诗词、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
(1)歌曲特点。歌词大多来自古典诗词、新诗歌等,伴奏音型比较统一,伴奏音型的变化会与歌曲情境变化吻合,伴奏起烘托气氛和推动情感表达的作用。歌曲力度变化有规律可循,情绪对比不强烈,体现中国古典音乐含蓄、内敛、温婉的特点。(2)伴奏要点。古典诗词、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是诗意与乐情的完美结合。要潜心研究歌词,准确把握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对歌词语言的体裁、文学性、历史背景等做具体的分析。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展开伴奏,伴奏过程中的音色对比转化不会很强烈,音色比较统一,情绪的变化展开属于循序渐进型。弹奏力度变化丰富却有规律可循,一般都是结合乐句呈渐强或者渐弱,伴奏音型比较统一。和声声部对比,尤其是低声部不可忽视的稳定坚实的音色,对音乐的整体流动性、统一性和连贯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黄自的《玫瑰三愿》为例,这首歌曲的音乐既有中国古诗词的吟诵风格,又有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玫瑰花的不幸和愿望,含蓄、曲折地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伤心情。歌曲旋律流畅、雅致,歌词深邃、隽永。第一乐段优美、抒情又略带伤感,似乎是在温柔地诉说,弹奏时要把握歌曲的情绪和语气,钢琴伴奏中用七和弦在强拍位置弹奏,强调和声色彩的融合和简单变化,以琴声和歌声相融合,似在轻柔地诉说。第二乐段转入c小调,用玫瑰花的三个愿望,情绪层层深化进入高潮,最后又以低沉、依恋而较为伤感的情绪结束。钢琴伴奏衬托出歌曲的忧伤凄凉。要注意乐句之间的对比,即使到了高潮也不能弹奏太强,只需要突出根音,坚实稳定地弹奏,琴音始终都要以圆润、柔美为主。整首歌曲的弹奏,要注意对歌曲意境的理解,研究情绪的展开层次,把握歌曲的音乐风格,音色要柔和、纯美,同时要注意力度与情绪的对比,从而达到以琴声塑造音乐形象的目的。
2.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
(1)歌曲特点。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特有的节奏性特征是此类歌曲的独特之处,旋律或优美流畅,或节奏明快,或表达恋人间的爱慕,或体现对生活的赞颂等。歌词来自于生活,体现着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曲调来自于生活或即兴演唱,没有太多的规则和规定,一切都是情之所至。所以伴奏音型比较自由、变化丰富,体现歌唱者情感,表情达意更为直接。
(2)伴奏要点。体现特有的民族节奏和韵律,重点在于研究作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习惯,并对音色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情、眼前有景,以期做到以声颂情、以琴融情。注重伴奏音色的控制和发挥,要收放自如。伴奏音型的变化比较自由,附加六度音和弦、分解和弦形式、琶音形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节奏型等使用广泛。休止符、切分音型的使用都体现其自由的节奏特点。歌曲前奏、间奏、尾声都有发挥的空间,在伴奏节奏和速度的把握上要游刃有余,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针对伴奏过程中的停顿或者某个长音,伴奏有时会以音型模进方式推动音乐的发展,烘托演唱者情绪的表达,演唱者自由控制音的长短、强弱等。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为例,歌曲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阿妹在月夜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旋律秀丽流畅,婉转动人。弹奏中应以轻柔透明的音色为主,加上充满诗意的情感去挖掘歌曲的意境美。这首作品在歌唱过程中的伴奏音并不多,仅仅是几个琶音或和弦就能支撑几小节的演唱。这首作品中的钢琴伴奏就是为歌唱烘托气氛的,在休止符、前奏、间奏、尾声中,用五连音、六连音、八连音来刻画月光、流水、清风的不同形象,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情绪、刻画环境等作用,使人恍若身临其境。值得一提的是,伴奏时表情不易过分外露,注意适当紧张的感受,可张可弛,三次“哥啊”在演唱间隙的伴奏中可以用crescendo al diminuendo力度布局,体现期待和盼望的感受。结尾处以一连串的附加六度音和弦的分解形式在四个八度内流畅地弹奏,如月光的清辉徐徐洒下,又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使人不忍打断,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流连忘返,令人回味。
3.现代的抒情艺术歌曲
(1)歌曲特点。现代抒情艺术歌曲顾名思义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现代感,反映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情绪表达直接。要突出伴奏的色彩变化,弹奏出多种色彩来适应歌曲的要求,更多地追求诗情画意。情绪对比强烈,力度变化大,充满戏剧性、对比性、现代感、矛盾性等,充满变化和生机。
(2)伴奏要点。以古典诗词、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伴奏,更注重古典韵味。此类歌曲结构严谨、变化有序。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伴奏,更强调民族风情。伴奏音型使用相当自由,结合情感的表达会出现震音、装饰音、琶音、颤音、六十四分音符或者长连音的形式,伴奏力度跨越幅度大,Sf、fff、pppp等力度屡见不鲜,对伴奏者的钢琴功底也有更高的要求。力度变化层次分明,就需要伴奏者拥有良好的控制力、想象力和充裕的表现力。以刘聪的《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此作品的主题是通过鸟儿在风中悲凉的呼号与哀怨的叹息,表现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主旨。歌曲旋律忧伤、悲凉,同时又充满了挣扎和呐喊。第一乐段音乐一开始,钢琴伴奏就塑造出了小鸟孤独凄凉的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由于鸟儿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小鸟孤独、悲凉,充满忧伤。特别是三连音的运用,用悲凉的、惆怅的、自然的音色来表现鸟儿的生存现状,寓情于景,使人们产生共鸣。紧接着连续的三连音间奏的推进,使音乐的情绪更加激动地进入第二乐段。这是全曲的华彩部分,音程间的跳度加大,再加上个性化的钢琴伴奏,仿佛就是鸟儿在挣扎,特别是“啊”字的十三次出现,伴奏步步深入,力度对比也更加强烈,似乎是鸟儿在呐喊,在风中呼号、哀叹。半音化的声线,无不让人震撼和感动。鉴于此,为歌曲伴奏时要深刻领会歌曲的主题,钢琴音色要饱满而富有张力,进入“啊”的花腔部分,更要注意伴奏声音和气息连贯,但不能过于激情地弹奏,要注重钢琴声音的柔韧性,同时注意力度的把握。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是在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理解和对声乐演唱的了解基础上展开研究的,它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弹奏方式等。笔者仅仅是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谈了一些想法,以期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对更丰富的声乐作品中的伴奏技巧和艺术展开研究,让伴奏艺术成为独立的课题,成为连接声乐艺术和钢琴艺术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