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金华
何谓真实阅读?从读者的角度看,真实阅读指的是面对作品本身的“原汁原味”的阅读。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当读物的吸引力足够大时,将使读者“自失于对象之中”,即达到“审美自失”的状态。真实阅读最基本的阅读状态便是“审美自失”。
要使读者达到“审美自失”的阅读状态,首先要求读物具有吸引入的魅力,有无穷的趣味,能使人手不释卷,如痴如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面对的读物是经教材编者选定的课文,这些课文是否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呢?应该说,大部分入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但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的是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各个学段的阅读实践,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而不能只具备某一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教材除了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外,还必须选择部分非文学作品。就入选的作品而言,有的是作为深究细读的“定篇”(经典名篇),有的只是“例文”、“样本”或“用件”,它们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因此,阅读教学的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从读者的角度看,真实阅读指的是面对作品本身的原汁原味的阅读,那么从读物的角度看,真实阅读指的应该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少数非文学作品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难以达到“审美自失”的境界)。
把这一看法引入课堂阅读教学,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在教材体系中哪些课文可能让学生达到“审美自失”的状态,适合进行真实阅读。“文质兼美”是入选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人选作品与学生的经验密切结合,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难以接轨,即便是经典名作也不一定适合真实阅读。
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阅读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达到“审美自失”的境界呢?我认为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和作品独立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这看似容易,但在实际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教师给定一个时间,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教师在旁巡视,过了一段时间(通常不到规定时间),教师就让学生开展讨论、问答。当学生的讨论或回答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时,教师便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导”向自己预设的答案(多为教参提供的说法)。这样做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有一种“强加于人”的霸权倾向。这种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主动对话权,当然无法激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更不要说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因此,要想让学生“自失于对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真实阅读的基本条件。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它既是一种阅读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和语言实践,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牢固的精神底子的重任。在立足于学生“审美自失”的体验基础上,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感悟、把握、领会优秀作品的“秘妙”,从中形成适应终生需要的各种阅读能力,养成言语生命的奋发和进取精神。
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把握、领会优秀作品的“秘妙”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想引导学生去领略作品的“美”,教师首先要在备课环节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较好地把握作品究竟“美”在何处。作品“美”在何处?“美”在一词一字,“美”在一句一段;“美”在立意,“美”在章法,“美”在意象,“美”在整部作品。“美”之情形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只有在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中具体把握这些“美”之所在,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领略和把握“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前提下,应通过一定的方式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把握了作品的“美”之所在,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研读状况进行点拨、引导,或者说是“助读”。教师的“助读”主要有感性式助读、理性点拨式助读与理论指导式助读三种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性点拨式助读。理性点拨式助读,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其表现形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乃至互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其目的在于帮助、引导学生找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艺术奥妙所在。
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从而达到“助读”的目的呢?
(一)师生对话。一提到师生对话,我们自然会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为那就是师生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一般的语言问答,而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和彼此接纳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这一对话过程,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给予学生以挚爱、尊重和信任;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双方在知识、智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正是这些差别,决定了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审美趣味和先期解读文本等方面的优势,在文本解读上起示范、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给学生提供进行阅读对话的‘脚手架’”,对学生的解读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在瞬息万变的对话交流中,能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以提问、提示、说明、示范等方式,把他们的思想揭示出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二)生生对话。其形式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问的对话交流、全班性的课堂讨论等。学生之间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差异不大,少有心理隔阂,容易沟通;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情感态度和异于他人的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势必存在着差异。对话给学生提供了互相了解和交流碰撞的机会。钟启泉教授认为,在对话过程中,“来自他人知识为自己所吸引,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对话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更无法指向“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艺术奥妙。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不断叩问文本;在交流中真诚地展示自我,不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既了解他人的思考结果,也了解思考的过程、步骤和方法。
(三)与文本乃至互文本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既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提,又是保证学生真实阅读的基本条件。但是,仅仅着眼于单个的文本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孤立的,它指向以前的文本,联系着未来的文本”,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都是在互相指涉,互相影响。阅读任何文本,都会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指性关系,并影响文本的意义诠释。因此,教师可以也应该有意识地采取互文本对读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将单个文本置于多文本的关系网络中展开阅读对话。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解读和理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把握住文本作者最具创造性、最具有言语生命个性的地方;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视界,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文本,不断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有学者认为:教师应该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作为旁观者的教师,对教学进行冷静的观察和调控;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视界融合;教师既不能太强势,也不能太消隐;要随时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作隐性的调节。教师还要明确,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更好地理解艺术奥妙的手段。因此,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之“不朽之文字”,依托体验与理性的两翼,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直接面对作品、感受作品,在与文本、教师、伙伴的对话交流中追逐美的契机、接受美的熏陶、体悟美的真谛。
(作者单位:明溪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