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好题从读好题开始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黎黎

  做好题从读好题开始
  吴黎黎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习惯?根据本人多年低年级教学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读哪儿指哪儿,增加识字量
  
  会读题是审题的前提。从学生刚入一年级开始,我每次给学生读题时都让学生用手指点题,读一个字指一个字,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一遍。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于数学题中的常见字很快就能认识,井很快就能自己独立读题,做到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不断句。这样坚持了一年的时间,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指读的好习惯,能将题目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现在学生因题目要求没有理解而造成的差错,较初开学时已明显减少。
  
  二、边读题边圈画重点字词
  
  读题目也要和读文章一样,也要做到“抑扬顿挫”。教师不妨亲自做个实验去验证,同一个题目要求“平淡”的读和有“感情”的读,学生对于题目要求的记忆是不一样的,做题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给学生读题目要求时,要求学生用一些划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做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然后我会问他们“你觉得题目中哪些词或哪几个字比较重要”,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以此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复述题目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听”的习惯的养成,我平时在给学生读完题目要求后,会指名让个别学生把题目要求重复一遍,检查听的效果。如果题目要求过长,也可以让学生把题目的大致含义表述一下,此举检查学生对题目要求是否理解。如果学生复述不出来,就说明此题没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那就再读,直到熟读题目要求、理解题目含义为止。
  
  四、学会画简单的示意图
  
  示意图比较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画线段图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题目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审题意识和审题习惯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的措施,才能最终取得预想的结果。虽然一开始可能觉得比较费时,影响做题速度,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将会使学生们受益终身。
  
  如何调动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张 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轻松学习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轻松学数学。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可能性的基础和起点,充分利用这些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轻松学习数学。
  
  二、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要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想办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教师可以创设图像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利用低年级小朋友的好奇心,把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倡导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充分获取信息,而不拘泥干教材。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解决实际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把教材原有情境图中的条件变了,“上衣的价价格是裤子的3倍”变为“上衣的价格是84元”,然后再把条件换回来,这样由简单的一步计算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内容“两步计算应用题”,符合儿童由易到难的思维特点。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要用动态的限光,用活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才有利于学生生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4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