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评价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小瑜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然而在优点突出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优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它能够体现对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并且开始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有助于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创新。
1.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考查较高层次的语文阅读能力,逐渐提高阅读、审美能力。近年来,赏析评价类的试题频频出现,如品味形象,赏析内涵,对价值观、审美取向作出主观评价等等。众所周知,鉴赏评价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突出体现了当今教育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群体个性的展示。
选文阅读量的增加,要求快速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为快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强调对学生“略读”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2.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加强探究能力考查。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在文本基础上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探讨疑点和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2007年的考试大纲首次将“探究能力”列入阅读能力之一,2008年以后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都设置“探究性考题”,这些题目或要求结合文本,探究文意的深度,或要求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命题更具科学性。命题具备了更明确的原则:尽量依照学生的阅读顺序,试题一般按照文章顺序进行设置,按照人的思维规律,由分析综合,到鉴赏评价,再到探究。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不足
在看到现代文阅读试题优点突出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冷静地认识到不足。
1.命题系统化带来的弊端。刚刚,我们提到命题具有科学性,有固定的思路和结构,这是高考命题者在漫长的命题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规律。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了固定命题方式,就会有较为明显的缺陷。
由于试题的考查内容比较固定,再加上命题有一定的思路,造成了它的题目设计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命题者在命题时,会尽量按照阅读顺序设置题目,按照思维的顺序命题。一定的命题原则加上固定的考查内容,且每道题目都要体现对某种阅读能力的考查,使得命题陷入固定套路。
如通常这样出题:第一题考查对某一概念或句子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第三题通常会这样提问: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它有什么效果?第四题则探究作者情感观点态度。
2.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缺失。
首先,部分现代文阅读试题存在主观题命题客观化的倾向。近年来,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试题往往在题干中隐藏着无形的限制,答题角度比较单一,束缚了学生回答的空间。
其次,有些题目评分时过度追求答案的统一。高考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要选拔必然要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给出一个答案,方便评判者判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些赏析性的主观题还要给出统一的标准,似乎不太合适。阅读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个性特点的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阅读的独特体验,而采用统一的评判标准,无疑是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否定,在这里求异思维找不到空间,造成了个性化阅读的缺失。
三、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改进
上述是对现代文阅读题不足的一些浅见,针对这些不足,我认为现代文阅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试题命题既要稳定又要创新。在阅读试题科学化、体系化、稳步向前的基础上,又要不断变革创新,妥善处理好稳与变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命题者来说是重大的难题,近年来命题者始终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也经常有新题好题出现。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首先,题目设计要灵活多变,摆脱模式化影响,可以经常变换考试题型,避免题型的千篇一律;提问方式多样化,避免单一和呆板;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
其次,考查内容要求变、求新。考查内容的固定不利于全面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可以经常变换考查内容。
2.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个性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由于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对同一个阅读材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因此,试题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使个性化阅读落实到位。
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适量增加开放性试题,目前开放试题还不是很多,可增设或者提高分值。开放题提供了学生多角度的思维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的空间,不仅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开思维的枷锁,而且能拓宽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其次,加大探究型试题数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严谨务实的作风,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依据,在命题人员的努力下,高考现代文阅读一定可以不断进步和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