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永生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交往频率最高,也最了解学生,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最显著。模仿你写的字,学你说话的样子,这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最直观的例子,班主任在工作中以自身影响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他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所没有的优势。
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 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主合作的管理机制。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如魏书生老师在班内设立的“公安局长”(管违纪情况调查)、“法院院长”(负责学生违纪处理的制度兑现)、“银行行长”(负责指导学生零用钱管理)、“出操手套管理员”、“暖气管护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机会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这种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自育和自主意识。
培养良好班风,注重塑造现代人格。 加强班风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确定班风标准要依据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班级的具体情况等,还要考虑通过班风塑造学生的现代人格,即在班风标准中融进讲求民主、崇尚科学、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既宽容又独立及具有责任感等现代人格特征。
注重人际关系指导。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意见沟通,可以使师生群体目标产生认同,在思想、态度和情绪等方面有更多的一致性,避免心理冲突,使人际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内聚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时,一方面要采取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来协调和改善集体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的深层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的发展性问题,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多从学生的身心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考虑,从心理发展需要上去认识。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归纳为品德问题,要多从学生的认知、品格等方面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选择,让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多种选择和积极的自悟中逐渐得到发展。
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 在班级中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语言,往往对学生具有暗示性。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话,坚持使用“请、你好、谢谢”等文明语言,对学生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辅导,具有潜在的熏陶作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不要用过激的语言,而要抱着引导、宽容的态度,疏导学生,使学生的心情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影响,产生积极的反应。
班主任要面对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压力,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出现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加强自我调节,首先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心理咨询中班主任要注意走出一个误区,即不能以心理咨询为由开展大量说教,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在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中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再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要与家长建立信赖关系,有机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开辟社区资源,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更好地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青海省互助县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8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