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晓东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活动;创新精神;合理安排;周密计划;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42-01
新课程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使其具有团队精神”。由此可见,高中化学的教学应从“理解”、“体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向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迈进。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周密计划与精心设计。本文从如何在化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研究。
一、合理安排,整合各项学习目标
在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先要看本年度的教学任务,再依据教学进度,紧密结合化学知识来进行教学,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避免一时兴趣,出现目标模糊,缺乏实质探究内容、徒有活动形式等问题。如在“环境保护”这节教学中,可进行“水污染及防治”、“大气污染及治理”、“居室污染与防护”、“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专题教学与角色扮演活动。
二、周密计划,控制探究活动的良性发展
在探究活动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如同轮船上的舵手,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并及时调整轮船的航行方向,使整个活动按照既定目标和方向进行;同时教师又是整个活动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学生达到满意的活动效果。
1、探究活动的内容、方法、结论应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如果方法结论唯一,必然导致僵化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反之,不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性,一味开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教学。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从动手-动脑-提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引导为主,这一作用在探究活动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先聚焦于一点,再进行发散和质疑,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无疑是一良策。如在“焰色反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展示节日礼花的图片,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增强探究的趣味性
探究活动不能只拘泥于单一的某种形式,而应酌情对待,合理安排,使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内涵。
1、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探究活动。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道理,它既是我们学习的资源,又是我们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场所。由此,可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实践活动。
2、建议多途径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应调动和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应用化学史料、化学专业书籍、各种传播媒体,包括互联网上的文献与信息资料,从中发现问题、获取证据,借鉴探究方法和手段,收集服务于科学探究的事实和数据,获得探究的线索和灵感,从而使探究得以顺利进行。
3、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4、加强互动,举办多样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学生探究成果交流及自我评价的形式包括:小论文、实验报告、创新的实验方案在集体中交流、汇报,有的刊登在学校社团刊物上。当然,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化学晚会等活动课。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增强探究活动的科学性
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激励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重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导向作用,其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适宜的环境,创造性人格以及和谐、协调、配合、默契的群体,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之,在教学中多一分探究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