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师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黎鹤龄
摘要:本文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为例,阐述了“班改”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在“班改”过程中通过小组关注、年级组关注、自我关注进一步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1-0040-03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简称班改),是近几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有组织有计划推进的一项改革。这项改革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推出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一、班改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经历的“教育事件”及所受到的锻炼与未参加班级管理的教师不可同日而语。
(一)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许多教师参加到班级教育小组后,主动建议、主动承担、主动负责。每次学校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体育节’、‘英语节’、‘艺术节’来临之前,班管小组成员都能在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制订出最好的方案,一起组织和动员孩子参加活动,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
(二)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老师们的体会是:“有了更强的主人翁意识,除教学外,逐步锻炼了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体会到了班主任的艰辛,在班级里的威信也高了,和不执教的小班的关系也近了。”经过调查发现:学科教师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是在传统班主任负责制下难以看到的。参加班改的教师们在亲身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了很多难得的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技巧,增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管德育,科任教师管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天经地义。实行班改,明确了每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全体班级教育小组成员都要参加对学生全面诊断的会议,在“重大活动、主题班会、值日班主任、牵手学生”四个方面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要求的落实,给教师提供了抓教育抓管理的平台,教师全面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加入教育小组后,每个成员无形中都有了使命感,责任感。不再像过去一下课就离开教室,而是在班级转一转、看一看,留意班级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保洁和课前准备等工作。大多数科任教师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上班和下班,都会先去班级里绕一圈。
(四)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互相联系已经制度化经常化,每人都有联系学生及家长的任务,“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以及“牵手分工”大大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教师说:“工作上的沟通使得我们教育小组的老师之间成为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好朋友。管理体制的改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工作上的合作成为了一种愉悦,它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工作是美丽的’,因为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珍贵的友情。”
班改对教师发展的促进是多方面的。教育小组成员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从单一的教学者变为多维的管理者和教学者,因为他们要承担在组长带领下的一些具体工作和责任;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因为他们有任务有责任,所以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从班级的边缘走进了班级的中心,走进‘我也是这个班级的主要管理成员之一’的角色中;从与家长、学生的淡淡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起来,与孩子走得近了,与家长关系渐渐贴近了。
(五)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通过“班改”,班级管理更加有序,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品位,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个性化指导更到位,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素质得到了提高。班主任的最大变化是能够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部分解脱出来,多读书,多思考,然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引领学生发展。同时也在领导一个团队的过程中付出更多智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收获中享受着教育的快乐。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群策群力的小小团队,能充分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二、“班改”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
“班改”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搞了班改教师专业水平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提高了。事实上,在几年的班改实践中,教师的表现和进步各不相同,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少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实践,有所创新,不仅获得宝贵经验,而且开始尝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有个别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比较被动,常常是带着厌烦的情绪工作,因而出现“到岗没到位,出工未尽力”的现象。
班改作为一项最基层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它触动的是根深蒂固的班级管理固有的理念和模式。这正是改革的艰巨性所在。改革是要靠人来做的,在班改中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班改深入发展需要考虑的。
三、“班改”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发展
在关注班改这件事的同时,要关注从事班改的所有教师,关注老师在班改中态度、情感及认知的发展变化,从而造就一大批因投入创造性劳动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优秀教师,使全体教师有所收益。
(一)小组关注。
1.培育组长“成人”意识。班改的最重要标志是建立班级教育小组,对教育小组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要求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有效制度,这是非常需要的。提高一步看,还要研究小组每位成员(这里主要指教师)在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这方面也应当有思路和要求。我们不仅要“成事”,而且要“成人”。
而要把这件事做好,关键在组长(班主任)。需要明确组长职责之一是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培养。“目标管理、提升业绩能力和培养一线人才是班组长的三大职责。”[1]“传统的班组长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学习型班组建设的要求。在学习型班组中,班组长的角色不再是控制者、监督者、批评者、考核者,而是学习型班组建设的直接领头人,是班组学习的设计者和推动者,是班组成员心智修炼的牧师,是班组成员技能提升的教练。”[2]这些意见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的。
2.在“成事”中“成人”。教师的发展立足于日常的实践活动,“做事”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手段,努力使“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3.将小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3]它的基本要素是: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4]。这些要素对我们小组的提升都是非常必要的内容。
(二)年级组关注。
1.关注组长。班级教育小组组长面对新情况,承担新任务,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他们要带好队伍,本身也还有个工作适应、发展提高的问题。年级组和各级行政不仅要下任务,还应传方法,给保障,使组长感觉到班级有坚强集体,背后有可靠后盾。组长希望小组人员搭配合理、相对稳定,希望目标明确、保障有力,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2.关注典型。我校中小学一个年级少则有七八个班,多则有十几个班,有30―40位教师,各班各人工作情况很不相同。年级组最了解各班、各人的情况。全面工作或单项工作,都有做得好的班和人,年级组抓住这些典型,工作就容易推动。
3.关注后进。要帮助暂时后进的班级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订并督促落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自我关注。
实践证明,所有外部的关注和帮助,只有在内因想变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我们全体教师在班改中要想有发展,要想获得自由与幸福,必须提高自我关注的自觉。
1.关注自己的经验。投入到班改的每一位老师,都会碰到无数的问题,例如我是以何种心情和方法来做值日(周)班主任的,我如何找到与同学牵手的时间和做到工作有效,如何与同事协商,如何策划活动,如何对学生有效诊断,如何使全组更具凝聚力等等。对这些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反思,就会像一些做得好的老师那样,不仅学会好方法,而且获得好心情。
教师的经验其实就是“实践性知识”,它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知识的形成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生活史与教育实践的现场,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默会性、个体性等的特质。”[5]关心自己的专业成长,就应该从关注自己在班改等教育实践中的经历、经验以及心理感受做起,及时记录(做后记),认真反思。
2.关注班改理论。我校钱铁锋校长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性思考,提出了“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观点:“学校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结到教育力与教育关系上去认识、去改进。”[6]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学部认真地开展了班改的实践和研究,丰富和完善班改的理论,并且形成了我校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共同愿景:让师生过民主的生活,或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指导我们班改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班改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3.关注幸福感。许多老师在总结体会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尝到了工作的幸福感,这是很值得重视的。这些老师在工作中并不是没有困难和苦恼,而是他们在困难与苦恼面前不止步、不抱怨,用智慧、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战胜苦恼,使自己进入新的境界。经验告诉我们,工作中幸福与否,与工作是否有创造性关系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班改工作也是为我们创造幸福的平台。研究教师发展的学者指出:“体会工作的幸福是更为现实的幸福;当你能享受工作、生活的现实幸福时,你将不仅是寻找幸福,而是被幸福所包围。”[7]而“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8]
参考文献:
[1]祖林.班组管理:从基础到技巧[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2]江广营等.班组建设七项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见“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99186.htm /2010-8-19.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4.
[5]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8(2).
[6]颜莹.高扬理想旗帜 推进教育改革――与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钱铁锋校长面对面[J].江苏教育研究,2009(7B).
[7]陈大伟.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8]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Class Management Refor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LI He-ling
(Xianlin Branch Nanj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role of promoting teacher development by reforming class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during the years of innovation teachers differ in many ways. To further teacher developmen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small groups, grade groups and teacher themselves.
Key words: class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teacher develop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