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展探究式教学 推进新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冬宝

  物理课程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切实抓好过程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
  如何抓好过程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呢?笔者的体会是,结合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好奇心
  
  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很好地主动去学习,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要试图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的特点后,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能从感性材料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据在教学中的分析发现。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大体有以下三种:
  1 有的学生对物理学习只是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安排一些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
  2 有的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我每次通知下节课去实验室做实验时,90%的学生都是兴高采烈,这说明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是很多的。但是,有些学生的这种兴趣只对操作对象本身感兴趣,却忽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另一些学生却有畏难情绪,不敢动手。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常常安排许多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自己在一旁指导、鼓励,并在课后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实验。
  3 少数学生对物理具有兴趣,他们的兴趣由现象发展到进一步探求现象变化的原因,平时总爱追问为什么。他们还具有概括认识的兴趣,其表现形式是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乃至整个物理世界的一般规律。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在探究学习分子间是否存在引力的时候,以往教师设计时经常是利用演示实验。若将演示设计成如下形式:将两个光滑的铅块压在一起后,挂在铁架台下,接着在铅块下挂事先装好砝码的塑料筒(塑料筒中的砝码不要被学生看见)。起先学生以为挂起的不过是一个塑料筒时他们并不以方然,但当教师像魔术一般地不断从塑料筒中拿出砝码时,拿出的砝码的数量足以让学生瞠目。这样设下的悬念,可以刺激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二、引发好问心
  
  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好问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俗话说:“学问,学问,就是一学二问。”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能提出问题,不进行思考,这样对知识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
  例如在探究“浮力”时,先请一个学生给其他同学讲授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谜的故事,然后留下一个“小尾巴”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阿基米德是怎样鉴别皇冠是否掺假的呢?让学生把心里存在的问题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上让组长分析并归纳后提出,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多样的。
  
  三、满足好动好玩心
  
  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初中生中绝大多数对物理实验有操作兴趣,探究式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设计实验并亲手验证,会极大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生在探究时,可以将他们分成合作小组,设计实验时就可以同本组成员交流,也可以向老师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他们初步设计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实验。尽管实验步骤也许是不完善的或不太合理的,甚至是与问题背道而驰的,这都没有关系,因为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在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后,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能得到满足和进步。教师在此期间可以做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方案改进一些,但不可以帮学生设计。但是教师要要求他们必须在设计好实验方案以后才可以动手,由每一小组的组长管理。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投人实验的全过程中。
  
  四、科学探究刺激好胜心
  
  好胜是初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创设利于学生竞争的氛围。使他们在这一氛围中学习知识,并与他人相比较,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中得到提高。
  总之,充分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科学设计课堂内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只是知识的累加,更是能力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