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民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和保证。现行生物教材内容多,容量大,并且起点较高,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如何使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呢?
一、愉快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生物教学中的艺术美能引起学生心理、生理上的愉悦反应。 “新课引入”是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开讲的艺术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另外,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内容,密度适中。一节课内容太多,教师和学生都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就无法谈及愉悦。因此,教学中要有张有弛,抑扬交错,质疑、激疑、解疑驾驭自然,使学生能够欣然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空白,让学生独立地自由思考,比如在课尾时质疑,能促使学生思考与讨论,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再加上融趣味性、活动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作业,则更是锦上添花。
在教学过程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师生关系好,施教得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加浓厚,甚至可以由原来不感兴趣到十分热爱;相反,师生关系不好,教师一进教室,学生情绪马上低落,在感情上就罩上了一层阴影,学生的大脑神经功能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导致彷徨、苦闷,产生“厌学”。因此,师生关系对立是学生厌恶生物课最主要的原因。
二、穿插趣闻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穿插趣闻,会使学生兴趣提高。如在教学“信息激素”时,我穿插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1904年所做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的夜晚,他把一头新羽化的天蚕雌蛾装进一个纱布袋里,然后把这个纱布袋放在由丛林包围着的黑屋里的一张桌子上。过了一夜,奇迹出现了。第二天,发现竟有40多头天蚕雄蛾闯进房来,围着那头雌蛾转(据测定,雌蛾所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引诱11公里内雄蛾前来交尾)。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昆虫激素类似物作为性引诱剂来防治害虫。这样,既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达到了治虫的目的。
再如讲到“白化病”时,我举了“月亮儿女”的故事。距巴西圣路易斯市约130公里处,有个名叫“林索伊斯”的小岛,住着300多位居民。他们皮肤极白,头发几乎透明,白天被迫深居避光,只有在皓月当空时才能走出家门,故被称为“月亮儿女”。经世界卫生组织1972年考察,其中12位纯白化病人尚有另外两大特征:一是皮肤极白,干燥,硬化如革;二是早衰。这是由于交通不便、与世隔绝且近亲结婚的结果。
我觉得,这样穿插趣闻,有利于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同时也可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补充“热点”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自然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及突破都是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上多给学生补充一些“热点”问题,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像个黑色的幽灵,从人们认识它的那天起便恣意蔓延,到处游荡,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从高山之巅到海洋深处,从茫茫荒漠到茂密森林,从城市到农村,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它的足迹,特别是在人迹繁杂的陆地和水域,更是它肆虐的场所。每年长江两岸所排放的污水达到63亿吨。今天,神秘的两极地带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据调查,北极地区至少受到29种化学元素的污染。科学家们在许多动物体内甚至在爱斯基摩人乳中均发现了许多有害物质,而南极的臭氧洞早已引起A人们恐慌。仅本世纪以来,地球上就出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大惨案,像日本的水仵病、美国的洛杉矶化学事件和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等。而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酸雨问题和温室效应。科学家们认为,今后50年内全球气温将升高2--8度。假如真是如此,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等几大三角洲将淹没在海洋之中,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岛国将不复存在,荷兰将从地球上消失;并且,人类的经济生活和健康状况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物种也将大量地灭绝。这正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讲述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越来越为病人出现的新病而困惑不解。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蓄意破坏,所有这些,都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像这样补充热点,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当然,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多做实验、细心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等等。更好的做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探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