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标下生物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金萍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对比,具有革命性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但全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却需要行为角色的转换。在新课程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平等中的首席”、参与者、组织者及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课程理念 教师定位 角色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应转变为教学中的对话者、合作者和激励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促进下,能力由弱至强,经验由少至多,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生产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师要由原来的讲授者、指挥者向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转变。
一、“组织者”的特征
首先,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从外在的工具式的人变成了主动的决策者,这是这一新角色的首要特征。例如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妈妈生豆芽时的步骤,然后一步步问学生为什么要那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出黄豆生芽需水、温度等条件,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就自然地掌握了。
其次,在学习管理上,教师从全程式的监控变成适时适当的干预。所谓“适时”,是指学生出现自觉或不自觉的需要时;“适当”是指突发事件的必要干预。方法应科学有效,既不过头,不越俎代庖,又能满足需要。
第三,在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用自己预设的思路去强求全班学生,无形之中压制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使学生容易形成一个僵硬的思想套路。
第四,教师还要协调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按照合作学习、发现式学习的需要协调人际关系。
二、“参与者”的特征
作为参与者参加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
第一,作为参与者,教师在学生当中应是“平等中的首席”,包括:①教师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权威,要鼓励学生敢说自己所想,敢做自己想为;
②教师在新课标下被要求是一个比学生经验多一点的求知者,而不是裁判或权威。教师这一角色的任务是设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悟出道理,理解结果。
第二,作为参与者,教师是一种“过程性角色”,即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是一种确保学习过程顺利发展的角色,根据需要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发挥必要的作用。例如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师一开始是让学生讨论,接着是提问每一步骤的原因,最后帮学生自然地总结出:种子萌发需要水、温度、空气等外部条件;当然,种子萌发首要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生命活力的完整的胚,这就是播种前要选种的原因。这样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又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适时适当地帮助学生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其生活实际相联系,正确、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实践经验去解决问题。
第三,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辩证统一。新课标要求教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参与者,由于教师肩负着引导、启发学生的重任,所以教师在参与学习的同时又必须做壁上观的“旁观者”,尽管参与了学生的活动,又有意识地不发言、不表态,静静观察学生的行为,精心选择时机,选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指导者的特征
指导者是教师的传统角色,但是新课标中的“指导者”又有许多新特点。
①对学生成就感、成功时的快感的引导是指导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要潜移默化地进行,不是直截了当地做结论式指导。同时教师还须具备引导学生相互激发、自我激发的能力和技巧。
②对学生指导的重点放在“过程”指导上。可能这是与传统指导者角色差异的最突出表现。了解过程、体验过程,进一步掌握过程,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忽视这一点是传统教学的最大缺陷之一。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走进新角色,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就像拥有永恒的光和热的太阳,为学生的发展播洒下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教师生活的每一天,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命。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必将成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喜悦。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摆脱传统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角色定势的影响,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作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当然,要更切实地贯彻新课标,还在于教师的不断探索、研究、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建筑工程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