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牛文君

  汉字教育自古有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识字。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却很枯燥。因此,对儿童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注意结合其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其识字的兴趣。
  一、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生字“颜”时,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学校有位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还有的说,就是“颜色”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生字,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二、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要认识的“喵、瞄、描、猫、锚”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苗”。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苗’,读音都有些相似”。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苗’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识字8》要认识的字中,我把“饱、炮、泡”这三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包’,带‘火’的是‘炮’,带‘水’的是‘泡’,带‘饣’的是‘饱’。”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开‘炮’,有‘饣’才能吃‘饱’,有水才能吹‘泡’。”这样指导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提高识记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其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三、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识字,是无法很好地吸引其注意力的,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其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识记能力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地检查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有侧重地进行,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味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提高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苏教版二上《练习5》巩固阶段,我出示了“工”和“氵、纟、穴、虫”,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游戏。同桌互相边拍手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工’和‘氵’一碰,江江。”学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工’和‘纟’一碰,红红。”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识字乐趣和识记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地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