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既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又是识字教学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怎样让学生既快又好的掌握大量的生字,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孩子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识字的重要性,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立足课堂,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子识字的能力。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感到乐学。新课程还呼唤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另外低年级的儿童主要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朋友”或“生字伙伴”等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过程。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会触及到儿童的心灵,顺应儿童的心理,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更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我就把生字做成一个个小动物卡片,上面写上生字,孩子们就高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整堂课效率很高。课后我随便抽查,竟发现一节课有90%的同学全记住了,还有几个同学最少记住了9个。通过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童心的释放,培养乐学的美好愿望。
  二、 运用各种游戏,体验快乐情感
  低年级的孩子虽说他们的记忆有时是无意识的,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有时的无意识却能终生难忘,关键要看引导者如何来领路了。
  记得在二年级下学期刚开学时,我班的孩子比较贪玩,男生女生口袋里装的都是纸卡,而且下课就玩起了“纸牌游戏”,刚开始我没多想,没收了一次又一次,可总能死灰复燃,看来这种办法是不行的,后来仔细一想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玩这种游戏呢?我就开始动起“纸牌”的脑子。有一天,一个孩子拿出平时我们学习做的字卡在看,我的嘴角一下子有了笑容,这笑容是久违了的,因为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何不利用孩子们爱玩纸牌的游戲,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呢?当天下午我就布置孩子们回家自做“纸牌”,有一个条件就是每一张纸牌的背面都必须是一个生字。第二天孩子们都高兴的把“纸牌”带到了学校。我把玩“纸牌”的新游戏规则教给了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的兴趣是那样的高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新鲜劲又过去了。
  有了上一次的尝试,我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于是我又有了一种新的想法,孩子们平时老爱吃辣条、可乐、薯条等等这些食品。我就利用班级的后墙报,把制作好的精美食品卡片贴在了墙角,每天上课前我都会问他们“今天你吃早餐了吗?”,这样他们就会看着卡片接受许多生字。而且我每天放学都会更换,这样我把学过的和将要学的生字按计划地让孩子们吃“早餐”,每天早上到校进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吃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早餐”。没想到,孩子们还真的非常认真地每天坚持地吃着早餐。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也大大提高了。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让孩子们体验着快乐的学习生活。
  三、 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解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树、村、杨”,“打、抱、扔”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木”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扌”旁表示与“手”或“动作”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的掌握带有“木”旁和“扌”旁的汉字了。还有象形字,告诉他们像什么形状学生很快就记住了。长此下去就形成了一种规律。
  另外,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教给孩子去归类识字他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识字方法,多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地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处处从学生主体实际出发。引导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让识字教学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一片热土,为孩子一生的语言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积累,同时也为以后的识字教学开拓新的天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