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强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也是日益增多。然而这些天之骄子们的就业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中国的人口也很多。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于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在此,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也日趋紧迫起来,这是由于我国的就业制度、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及自1999年来的高等学校的扩招。正是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原本应该值得国家骄傲的事却变成了国家难以言语的痛。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在2010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更何况还有往届并没有实现就业的,这样一加起来,需要解决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是非常之大的,这些就是让大学生倍感压力并彷徨恐慌的因素。这需要社会的大力关注,也需要科学的指导,否则肯定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
一、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现状
(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自从高校开始扩招以后,大学生的数量就直线上升,根据统计:2006年有大学毕业生410万人;2007年有大学毕业生495万人;2008年有大学毕业生559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一直不断的持续增长下去,而且估计每年将多增加5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是让人恐惧的,要知道,这是中国目前对人才的需求量的好几十倍,这势必会给人才需求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因为很多高校几乎没有做人才市场调研和前瞻的预测,没有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就盲目的设置专业和扩大规模,从而才造成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这种做法,既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生、对社会不负责。当然,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是间接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二)不适应社会要求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教育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由于传统因素,我国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重视课堂教育以及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当轻视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只懂得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能力,也抑制了很多大学生只知道墨守成规而不懂得改革创新的个性化发展。而且,我国的教育还很欠缺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等等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是注重团结合作精神、有良好敬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人才,而不是除了课堂教育和理论知识就什么都不懂的人。正是由于这种单一的教学培养模式,造就了大批不符合社会需求并且也不适应社会的大学生,这样一来,更加加剧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不上去,解决不了。
(三)自我定位不够客观
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就业机制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大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能适应这一机制。他们的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里,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现在所处的危境里。他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总是过高,认为自己多读了很多年的书,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人中龙凤。社会改变的就业机制强迫大学生改变调整这种就业观念,但是他们做不到,他们仍然盲目的追求高起点高薪酬,也不断的追求更大的城市,认为更大、更发达的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他们择业的要求也更加现实化、功利化。他们不关心什么企业优势、企业文化,也不关心什么发展前景,关心的是什么机关单位,是不是公务员等等,而那些在偏远山区、艰苦的基层工作几乎没有人去选择。他们没有适应社会,也没有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却还要强留在人才过剩的大城市、大企业,对于供不应求的小城市、基层单位却不闻不问。这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问题的原因。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想要解决自己就业的问题,首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弄清楚自己的长处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失败了,不灰心、不气馁,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以便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去适应社会,才能为将来的成功做好铺垫。同时,要注意借鉴他人的成功求职经验。更要明白的知道,在社会市场竞争中,不论竞争有多么激烈,都总会有优秀的人才胜出,这就说明,是自己还不够好,还不够完善。所以更要按照社会的需求来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并塑造自己的自身素质修养。另外,在就业选择上来说,不要拈轻怕重,多吃点苦对以后的成功是没有坏处的,多吃点苦,也就多累计点经验。并不是说,刚毕业就非得到大城市大公司才有发展,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东西,是否有好的发展前景。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客观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二)改变传统观念
一定要转化在脑海中形成的传统的观念,把那些等、靠的依赖思想和观念全部抛开一边,要积极主动的寻找就业的机会。要改变过分倾向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观念。要灵活起来,主动寻找就业的机会,并客观现实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调整好就业心态
切记不能好高务远、眼高手低,要立足于基层。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多吃苦,多学习经验,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才能使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
(四)开设就业指导课
高校应该在学生毕业前夕做好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能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代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心理产生落差。所以,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课,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客观的看清楚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高校应该大量的搜集和整理就业信息,并提供在网站上、学校公布栏上,方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就业信息;或是组织向企业、单位输送人才的途径,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也可推荐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由专人收集近年来学校已经毕业学生的信息,整理成册,向毕业生发放;利用网络平台,会议等形式逐步组建各地不同规模的校友会,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逐渐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率。另外除了向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招聘信息以外,还应该利用专题讲座、事例讲解等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毕竟大学生不全是社会人,学校也不同于社会,要在他们毕业之前,给他们打好针。
三、总结
面对现在日趋严峻的就业情况,当代的大学生,必须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和期望,更要主动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力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适应社会。还要有不怕艰苦的精神,没有哪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没有吃过苦的。不要好高务远,其实就业的机会不是没有,只是你愿不愿意去做,要明确的知道,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你吃不吃得了苦,而是你有没有真正的从客观的角度看清楚自己。如今,政府在就业的各方面也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并积极鼓励青年自主创业,为青年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保障。所以,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在广阔的天地施展个人的才华,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都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发生新变化[J].财经界,2008.
[2]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
[3]刘俊英.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J].经济导刊,2008.
[4]张玲玲.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谭斌.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作者简介:郭强(1978―),男,河南郑州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