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创业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四个方面解决解决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创业教育作为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深受重视,发展很快,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如何顺应国际创业教育的热潮,完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国家大力倡导要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有些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没有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认识,认为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持观望态度,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他们认为创业教育是存在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不能融入到学校正规的课程体系中,所以就没有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没有形成。相对国外发达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无论从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的构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相关体系建设还很薄弱。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自发、分散、探索和启动的状态,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是在“正规教育”之外,停留在第二课堂层面的“业余教育”,在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将创业教育视为独立的课程纳入到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而是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时才会涉及到,实施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而使得各学科专业教育之间并未形成有机紧密的联系,导致我国大学生在现实创业中脱离专业优势的依托,缺乏创业竞争优势,而且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不完善,仅仅是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层面上的一个教育环节,整个创业教育体系并没有形成。
  3.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有限。创业课程的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它对教师的学识、经历、经验的要求更高。在国外,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基本熟悉企业的运营过程,大多都有亲身创业或投资的经历,所以他们完全能够对创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在我国授课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术型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也缺乏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难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扩展及质量的提高,这就导致目前的师资在教学方法、创业实践经验等方面都不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所以由他们培训出来的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往往束缚在原理上,欠缺创业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创业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的成功率,导致目前的师资在教学方法、创业实践经验等方面都不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4.高校创业教育的创业实践欠缺。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很多高校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大学生创业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成功率极低。首先表现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一直习惯于闭门造车,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多局限在学校内部开展教学,从课堂到课堂,缺乏和社会的联动,从而导致社会上对创业教育认知度不够,对创业教育的支持欠缺。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是由团委举办各种创业大赛或是举行各种实践活动,以此来引导在校生重视创业,但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缺乏成熟的操作经验。由于缺少创业实践锻炼,一些并不具备创业者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学生在匆忙走上创业之路的同时也为创业失败埋下了伏笔。
  5.高校创业教育的校园氛围尚未形成。创业教育需要系统完善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其中,校园文化既体现为一种观念,也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境中,对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仅仅停留在以保守和求稳为特征的就业文化上,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另外,社会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阶段,政府、企业和家庭都没有完全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无法提供良好的设施和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和思路
  
  1.建设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弱,一支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培养并逐步建立一支梯队合理的专、兼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首先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业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从政策和经费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并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组织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市场,体验创业,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参与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升其创业意识、创业实践感知和对经营管理实际操作的认知度,鼓励教师和企业人员合作研究创业项目,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和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第二是积极开发兼职教师队伍,把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本校的自主创业毕业生或校友、有创业经验的教师等请进学校课堂,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或授课,让学生分享他们创业的经验和教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还可聘请他们组成专业的创业实践指导团队,为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创业活动提供相关咨询及辅导,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目前各高校大都开有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但多以辅修、公选课的形式设置,而且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宏观教育理念层次上,缺少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第一,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课程逐步纳入公共基础课或公共必修课的范围,同时注重创业教育课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第二,高校在创业教育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业的自信心。第三,高校的创业教育除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理论教学外,还应当增加创业课程的弹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的空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途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掌握创业的各项技能,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第四,高校在创业教育中还要加强专业学科与其它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

  3.拓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对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提高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开展具体的创业实践时,首先高校应当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建立校外各种学生创业实践见习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内的创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高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结合自己的专业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在项目经营中亲身体会创业的过程。第三,积极开发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基地。网上创业,具有启动资金少、创业门槛低、经营风险小等特点,相对适合于初涉商海的创业者。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专业网站的网上销售平台从事电子商务,可以发挥整合多种资源信息的作用,快速简约、成本低廉,有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市场观察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等创业所需的技能,同时强化学生对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等企业运营过程的认知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今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基础。
  4.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高校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业型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一是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利用校园的广播、电视、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使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把校园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使全校师生有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从而增强校园精神的感召力。二是从学生的课堂教育、课外的文化活动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设计,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学生活动的规划等。三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挖掘和宣传大学生创业典型,通过布置鼓励创业立志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风采照等方式,渲染“人人都能创业”的文化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四是加大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开展一些与创业有关的讲座、论坛、模拟创业活动等形式,使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中。通过这些丰富多彩活动,树立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营造一个勇于探索和充满活力的创业实践活动环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创新创业的精神,使提倡创业、鼓励创业、尊重创业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进而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胡琳.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关键性因素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2]夏永全,茂贵.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3]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基金项目:河南省省软科学课题《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编号:092400450038)。
  
  作者简介:刘筠,河南教育学院职业指导教研室副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组成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