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敏
加强词句训练
读好课文首先要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课文表达的情感,并且会用这些词语说出句子。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多练习说句子,认识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环境中的用法和意思,引导学生口头运用一些基本的句式。这些句式要掌握学会使用,掌握词语和句子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引用好这些词语和不断的积累词语妙句,是培养学生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有些词语需要教师讲解一下他们才明白。如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时,有一句话: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笔者让学生把“竟然”换个词语,学生没有一个想起来用哪个词语,于是笔者说:“竟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还有哪个词语和它一样意思?”有个学生说出了“居然”。是的,居然和竟然的意思都是出乎意料的意思。有个学生说:“果然”。接着有学生反对说:“果然是预想到的。”用在这个句子里不对。这样说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精心设计,诵读好教材
有些课文只要让学生读读就明白了,教师不用讲那么多,只是点拨一下就可以。如讲《三顾茅庐》,让学生读细节描写: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不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学生一读就读懂了,教师只是强调了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既理清了顺序,又明白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和虔诚。比一味地讲解分析,实际效果要好的多。
要把文本读出精髓,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走出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反映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有些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难理解,教师要引导着学生反复诵读。如《宋庆玲故居的樟树》一文中,通过读课文学生能明白樟树描写的四季常情、蓬蓬勃勃,不招虫。也能读懂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爱在两棵樟树前照相留念。但是把两者联系起来不大容易,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把“樟树――故居――故居主人”联系起来,理解宋庆龄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学生联想到了樟树表现的特点和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描写樟树是为了体现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书,交流能掌握课文的精髓。教师要方法得当,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给学生一个质疑的环境
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是学生积极生动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沉下心来,认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一篇一篇课文,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尽量靠自己把课文感悟、理解,让学生主动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来师生一起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让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确实回答不出来的,才又教师点拨。这样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学生会认真读书,主动发现问题。如教学《最佳路径》时,学生纷纷提出:“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修改了50多次,为什么都不满意?”“他最后设计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买葡萄有什么联系?”“他在乐园里撒下草种?是怎么想的?”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读书,启发学生质疑,点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都能读出,这给人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学生跟着问题读着体会着,整体感知课文的结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多种形式营造课外阅读兴趣
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让学生酷爱书籍;让学生读书,不断积累知识;让学生一段时间去读一本书,然后一起探讨;让学生的眼睛离开课文,记住看过的东西,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有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教师难住了,发动学生又解决了。课外阅读会学到课本没有的东西,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教师不断介绍适合的读物供他们阅读。运用教学中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所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去培养和发展课外阅读,学生会养成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崇实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