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小说教学阅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传文

  摘 要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对社会生活进行表现,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学性。高中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阅读的目标是要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对作品形成自我的分析意识。以高一(必修)小说体例为分析对象,简述在高中课堂中的小说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小说;课堂教学;阅读策略
  
  作为四大文体之一的小说在情节方面起伏跌宕,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生动具体,对社会生活的描写也入木三分,这些都为学生在小说的阅读中去感悟作品带给人们的艺术魅力打下基础。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阅读欣赏小说,教师还要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关的小说的课堂阅读策略。
  1 整体式阅读
  这是一种总体把握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小说的整体结构来掌握文中的字词表达、层次构造和大意的方法。这种阅读要求学生在做好基础的同时,对小说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1.1 打好基础
  这里指的是要求学生能在初步阅读的时候对文章的相关字词进行理解,因为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整个小说有全面的了解,首先就要对基本的字词进行理解,不然,何谈人物、情节和环境。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去自主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基本困难。当然组织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疏通过程,对基本字词的理解为重点。
  1.2 常识积累
  作家的简介、相关作品、作品的背景、作家风格等都是需要学生进行了解的,这有助于学生对整个作品总体上的把握。如学习《祝福》一课时,对鲁迅的了解,对《祝福》写作背景的了解,都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通过祥林嫂来对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全面而猛烈的抨击,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挞的思想更加清晰。
  1.3 初步把握主题
  这是需要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有个初步理解。对于主题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去从人物形象、典型环境和故事情节三方面来整体把握。如《边城》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之间的曲折爱情,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课文中的典型环境是湘西,湘西的那种纯净自然(青山,绿水,老艄公)无不展示出一个诗意的自然和人的和谐。翠翠的天真善良和温柔清纯,爷爷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天保、傩送兄弟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全文通过细腻入微的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来展现纯真女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翠翠的情感变化这条红线一头是爷爷对翠翠爱情心灵上的呵护,另一头是线索所关联的情节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纯朴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经意中,谱写了一曲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诗篇。
  2 研究式阅读
  这个阅读方式是完全摆脱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主的模式,而是转向由研究式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阅读。也就是说,在整个小说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文章问题分为不同的研究主题,学生围绕研究的主题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探究,对探究主题进一步深入。
  3 赏析式阅读
  学生对阅读没有多大的兴趣,很多时候的原因是迫于压力。其实,改变一下方式效果会更好。赏析式的阅读是让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对作品提出个人的见解。它更多的要求不是教师让学生去掌握什么,而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确如此,学生是活生生的主体,他们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也不要总是将学生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赏析式的阅读要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去对课文进行自我的剖析,这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主的一种行为,阅读效率会更高。具体说,在实施赏析式阅读的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3.1 关键词
  任何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借助词语来进行表达的,但在所有构建文章的词语中,总有些是关键的,也是作品的核心所在,这就是学生需要仔细去把握的。如《边城》中,在分析翠翠情感变化时,就应抓住“凄凉”“胡思乱想”“哭起来”“神往倾心”“顶美顶甜”“吃了一惊”“沉默”“吹不好”“柔软”等关键词,然后教师用问题来进行引导:①翠翠为什么心中有些“凄凉”?(抓凄凉的含义:寂寞冷落)②翠翠为什么“胡思乱想”想离开祖父,想让祖父着急呢?③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哭起来”的原因吗?④翠翠为什么会听母亲的爱情故事听得“神往倾心”,会觉得是“顶美顶甜”的梦呢?(“虎耳草”的寓意?)⑤翠翠“吃了一惊”,“吹不好”芦管说明了什么?学生理清了翠翠心理变化的这条线,这其实是纯情翠翠的爱情由朦胧变清晰的过程。
  3.2 多延伸
  很多小说都喜欢采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方式来进行结尾,这主要是源于人类的感情是丰富的,文字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文字来表现无穷的感情,自然是不可能,于是,想象的空间就变得开阔了。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的结尾去诱发学生再次去品读文章,从中生发出新的体验来。
  4 分类式阅读
  小说如果按篇幅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高中课文中所选的多为短篇和中篇,也截取了一些长篇,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为此,教学中,各个不同分类的文章所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此处以微型小说举例,微型小说主要是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件的一个片段或一两个镜头来对人物进行刻画。
  4.1 抓住人物形象
  由于微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比例较大,抓住了人物形象,就抓住了整个小说的重点。而人物形象的刻画多是通过语言、肖像、动作来进行描写的,为此,让学生抓住这些关键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4.2 情节分析
  微型小说虽然短小,但情节更加起伏跌宕,甚至是短短的数千字内可以浓缩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和多个事件的发展。为此,引导学生对情节主线进行把握是关键。
  4.3 品味语言
  微型小说的语言更加凝练,内涵更加丰富,阅读中,教师更应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同时对关键词所具有的内涵要结合整篇文章来具体分析。
  教无定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步凸显了出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方法的选择最终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提高,而方法的选择的立足点还是学生,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更多的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如赏析式的阅读则对基础较好的班级较为实用,而整体式的方法则适合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同时,各个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伟.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易康庄.小说阅读教学五法[J].魅力中国,2010(2).
  [3]王彦.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怀乡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