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和有效转化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咸乔
我自毕业就到长老中学任教,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了,期间也当了十一个年头的后进班班
主任,遇见了不少了的后进生。所谓的“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或差生,指的是那些行为习惯差,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与后进生的长期接触并对其有效转化的工作实践中,我对农村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在学习成绩、思想品行暂时落后的后进生,其形成原因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根据后进生的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化,挽救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正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样,想要有效转化后进生,我们就要追根溯源,在了解其后进之缘由后对症“下药”方有成效。然而,后进生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其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1、学校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对学生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其成绩好坏与否。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学校教育要想被社会认可,工作只能围绕着升学率来开展。这就使得许多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自暴自弃,越学越后进。许多老师顺应“时代要求”以成绩取人,学生成绩好就千般好,反之则训斥、挖苦、嘲讽,久而久之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这种失当的教育教学方法 也“逼”出了许多的后进生。
2、家庭教育失误: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导致后进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家长忙着赚钱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有的家长一味溺爱和袒护子女,或过于严厉;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平时只注重满足子女物质要求,忽视对子女思想、心理、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正确引导,最终导致孩子不爱学习、不会做事、不懂尊重他人,唯我独尊,过于自负;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对子女的教育力不从心或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子女犯错动辄打骂、惩罚,这不仅伤害子女的心灵,催生他们的自卑感,更会造成子女的叛逆心理。另外,父母不和,离异或突然遭遇家庭变故,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变成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受创,产生心理障碍也是后进生形成原因之一。
3、社会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
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目前,农村人们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观念,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培养子女投入大、不划算,宁花大钱盖新房,也舍不得多花钱在孩子身上,甚至认为子女读书无前途,不如早些出去打工赚钱。错误的观念导致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心甘情愿沦为后进生。其次,社会一些不良现象,如家庭责任淡漠、重幼轻老等,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来学校不学习,只爱玩闹和追求享受。
4、学生个体受挫力差导致后进生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心理需求。”在学习方面,由于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因生理、心理因素或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他们担心学不好而受老师、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嘲讽就变得惊慌失措,承受不了失败,于是越学越后进,最后选择了放弃。
后进生的形成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从而使整个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
二、有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转化后进生,引导其迷途知返,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理解。能引起后进生思想共鸣的是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因此,班主任要设身处地真正理解他们的苦衷、了解他们的喜好,平时注意加强与他们交流沟通,用爱心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消除心理障碍。时间长了,他们有话就爱跟你说,有苦爱找你诉,有事爱找你商量。有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老师讲的道理他才乐于接受。
2、信任。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后进生最缺乏关爱,最想得到信任,老师尤其班主任的信任更能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作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平等对待他们。为此,班主任要为他们营造一个信任的环境,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鼓励他们融入集体,与班级同学一起进步、共同发展;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要多些热情、少些冷落,多些鼓励、少些讽刺,以此达到培养他们自信心的目的。
3、尊重。有位教育家说:“一旦我们人为地把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会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这种影响不是暂时可以消除的,很可能会使他带着失败者的心态去面对将来的生活。”他们犯错了,老师不要冷眼相视、恶语相伤,要尊重维护后进生的人格。所犯错误如不是严重不良行为和违反学校制度规定的,老师就不要以命令的方式横加干涉和责罚他们,而是要耐心细致地启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
4、友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因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所以大多数后进生在心理上都普遍存有较强的自卑感,这使得他们心理的变得更敏感与脆弱。对于他们来说,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激励非常重要,犹如花儿对阳光的依赖。我认为教师应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用爱播撒智慧,用爱感化他们的心灵,用爱铸造他们的人格,因为师爱可以融化心灵的坚冰,可以使得后进生“浪子回头”。他们感受到真爱时,就会 “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5、灌输。转化后进生,理解、信任、尊重、友爱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灌输。对后进生进行有效地德育灌输是帮助他们树立自重、自尊、自爱、自信之心,增强他们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能力的关键。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集体的、个别的、社会的、家庭的等多种途径,采取授课、谈心、参观、讨论等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然而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初见成效,可稍一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弹。所以,很多“后进生”之所以一直是后进生,原因在于德育灌输工作没能坚持下去。
6、激励。班主任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发展,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抓住机会进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2009年,我班有个叫陆志远的同学,刚进初中时他学习成绩较差,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经常出现迟到、旷课、打架、上网等违纪现象。后来了解到他打篮球的技术好,在当年的班际篮球比赛中,我特意让他担任班级篮球队队长,带领组织球队参加比赛,结果我班获七年级男子组一等奖。自那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地,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以前的坏毛病少了。可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和特长加以利用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是转化他们的有效方法之一。
7、建议式批评。一般来说,大多数后进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但自尊心极强。他们犯错时,老师很难把握尺度,为不伤其,批评不到位也就不起作用,反之则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场合、时机、语言、语气等,尽可能采用建议式批评方式,如面对常迟到的学生,你可以说:“如果下一次进教室积极些,相信你不会再迟到了,你愿意试试吗?”这既能起到批评教育的效果,又能顾及后进生的自尊。
总而言之,“玉不琢,不成器”。 有效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千万,以上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能摒弃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与爱护,就会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