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积极教育培养现代班组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江阴中专根据职校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特征实际,结合地方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基于积极教育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德育”塑造学生人品,通过“积极教学”训练学生技能,通过“积极实践”拓展学生素质,让学生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代班组长;积极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54-03
  【作者简介】周亚娟,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潘永惠,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00)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所在,也是职业学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为企业发展添力”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积极德育”的育人理念,推进和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目标定位
  企业的人才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层管理人才,如总经理、厂长;第二层次是中层管理者,如车间主任、部门经理;第三层次是基层生产管理者,如班组长、项目经理;第四层次就是面广量大的技术技能操作工人。从培养人才对口的角度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企业需求量大且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作用的第三、第四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江阴中专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即现代班组技术技能人才。[1]其培养规格为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现场作业管理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班组现场管理与沟通能力。
  二、培养途径
  基于积极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过程有机契合,通过对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加深并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其人品和能力不断提升和完善。[2]进而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目标定位,“两翼”是指“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品道德和班组管理能力。“三维”是指“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的积极教育策略。
  (一)积极德育塑人品
  学校通过“文化润德,孝善养德,行为铸德,劳动砺德”等活动使“积极德育”落地生根,同时围绕这些活动开展系部、班级之间的考核、比赛和展示,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文化育德。学校文化育德突出四个主题:一是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三是企业管理文化进入校园,四是宣扬先进师生榜样。在学生学习、实训和生活等主要场所进行了相应的文化布置,校园内到处都有不同主题的宣传板块。定期张贴先进教师和学生的照片,展示榜样风采,形成比学赶超的教育氛围,使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示范者。
  2.行为铸德。学校将日常行为规范作为铸就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对此进行了分类梳理,每个类别的行为规范对应特定的德育内涵。“卫生打扫、勤工俭学”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周行一孝、月施一善”培养学生从孝行善的传统美德,“五米目视、三米问候”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文明礼仪,“励志晨跑、军训化出操”训练学生积极向上和意志坚定的可贵品质,“整洁舍务、集体用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疯狂早读、专心晚修、诚信考试”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3.孝善养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学校提倡“行孝扬善、以德为美”,把“空、大”问题“实、小”化,不断营造孝善教育的氛围,通过“周行一孝,月施一善”等活动,把“行孝扬善”变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同学们懂得了关爱父母、尊敬长辈,并深切体会到“善孝”的真谛。
  4.劳动砺德。学校通过每天早上、中午和午后卫生打扫(日作一扫)、校内外勤工俭学、志愿者劳动、创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等来传承中华民族爱劳动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任务,热爱自己的职业。
  (二)积极教学育人才
  学校围绕多个重点建设专业构建了“积极教学”体系,通过“优化专业、改革课程、情景教学、多元评价”等质量工程,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激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积极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创设情境,通过团队式、体验式、互动式学习,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基于多元发展的思维来评价学生。[3]
  1.优化专业。坚持专业围绕产业转,课程设置围绕岗位转,人才培养围绕企业转,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科学设置、规划、建设专业。基于重点建设专业努力打造现代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汽车服务、经管商贸五大专业群,对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等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带动、辐射其它专业同步提升。
  2.改革课程。基于就业岗位系统设计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按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努力进行“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并科学地将其进行序化和重构,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系统培养。学校各个专业的主要课程都成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按照“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   3.情景教学。教师树立积极的教学观,[4]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努力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艺单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创设仿真教学情境,通过分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个体潜能和特长,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关注团队集体成果和价值,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4.多元评价。教师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用积极的目光来看待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学校不断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多个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与综合训练项目)进行试点,改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减少专业人才培养的书面考试评价,突出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核。
  (三)积极实践绘人生
  学校构建了“积极实践”体系,通过“自主管理、社团活动、创业教育、顶岗实习”等形式和活动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培养良好的兴趣与习惯,较好地适应企业管理,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1.自主管理。参与校园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管理一个班级与管理一个企业班组在对象、内容、强度上有所区别,但在根本的“管理、协调和沟通”的道理上是相通的。基于校系、班级等多个层面,选用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卫生、宿舍事务、用餐、早锻炼、晚自修、出操和班会等活动,让学生自主策划和协调各项活动,同时通过“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各类活动负责人。这些举措让许多学生都有机会在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提升了管理意识和能力。
  2.社团活动。学校提出“人人都有闪光点,人人都要有作为”的口号,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打破不同年级、专业和系部的界限,组合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展现闪光点,培养成就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拓展综合素质与能力。各种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让学生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还能提高综合素质。很多学生在加入社团后,通过不断的演练和丰富的活动,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自信,在为人处事、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进步很大,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创业教育。学校形成了“五四四”式创业教育模式,即“五点确定、四个结合、四种机制”。“五点确定”指“定人员、定时间、定程序、定项目、定场所”,“四个结合”指“教学与实践、培训与模拟、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互结合,“四种机制”指“保障、审核、评价和奖励”四种机制。通过“五四四”式创业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创业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拓展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好的战略眼光和情商。
  4.顶岗实习。学校构建了“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其具体内容是:“主体二元,企业三进,四级分层,五员共管”。“主体二元”是指在政府和行业的主导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培养;“企业三进”是指“企业设备进校园,企业专家进校园,企业管理进校园”;“四级分层”即对学生从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操行表现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定为四个层次,评定结果作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依据;“五员共管”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模式,“五员”指顶岗实习的班级管理员、校内咨询员、校外辅导员、岗位指导员、企业管理员,其中“两员”来自企业,“两员”来自学校,另“一员”来自企业。通过“二三四五”管理模式,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习管理,形成了“学校安心、学生专心、家长放心、企业称心”的多方共赢局面。
  结语
  学校通过打造“积极教育”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中不断成长,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人格健全、品德修养于一体,让他们在积极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形成了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用的素质。让学生在学校不只是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还能形成健全的人品道德,发展潜能和优点,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娟.高职教育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履职素质结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91-93.
  [2]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5):1-5.
  [3]Joseph 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董树梅.以积极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优化学生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359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