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不但关系到我国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 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各地经济发展异常活跃。以省、区、市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力不断壮大,结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许多地区出现了发展与环境间矛盾加剧的倾向,地区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不予解决,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具有继续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大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国家这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为世人瞩目。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2006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中部崛起进程来看。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河南、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于缓慢,这就是所谓的“中部塌陷”。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政府实施了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及近年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一些初步成绩,区域经济正从过去的“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但是这条转变之路并不平坦,随着区域经济圈的不断扩张、区域间合作的加深,部门垄断、地方保护、政府行政关系错乱等一些矛盾也日渐凸现。
  (1)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
  (2)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势表现为,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强势省份越来越强。
  (3)沿海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特色不明显。
  (5)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6)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个别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地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7)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正在导致严峻的生态退化。
  (8)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9)“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因此,进一步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区域经济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创新观念,切实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技术进步已成为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稀缺性,重视这一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与制度建设,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的发源地是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我国工业化“区域落差”所蕴藏的能量加速释放,汇成一股产业梯度转移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新发明的技术要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必须把新技术引进市场,并在市场中逐渐地扩散。然而许多研究只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了技术扩散,其实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是同样重要的。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越快,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就越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通过较快地吸收先进技术,能使自己起点更高、整合速度更快,从而大大减少发展的时间成本。
  (四)统筹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只要能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通过“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力。至于西部,拥有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优势,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具有战略意义。当然,西部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其硬伤,然而,通过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建设等措施的解决,西气东输,资源运送到东部、中部将更加快捷,从而从资源、动力上保障东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能大大加快西部自身地域经济的发展,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继续减少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职能,政府不再直接插手经济管理,让市场去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六)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
  东、中、西部在经济和地域上存在的差异,使得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的同时,东部地区也要进一步发展以增强后劲。因而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
  参考文献:
  1.刘乃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
  2.杨俊.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
  3.周静.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8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