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立“博物馆之友”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0)10-0032-02
  
  一、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基本情况
  
  据有关方面的资料统计,2009年。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452个,约占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七。而这些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后曾一度观众如潮,出现了“爆棚”、“井喷”现象,据有关资了透露,有的博物馆免费开放3个月之后,观众人数回落到常数。面对博物馆观众“潮起潮落”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就观众对博物馆价值的认识上作一些研究。这是涉及到博物馆以人为中心的本质特征问题,就此问题,笔者有以下粗浅的认识,恳望专家不吝赐教。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建立“博物馆之友”的必要性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爆棚”和“井喷”现象,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视为观众对参观博物馆的一种自觉行为,免费是直接原因,观众是冲着免费而来,不都是为参观博物馆而来,有一部份人是以“白看白不看”的心态走进博物馆,或者说是一种好奇的心理走进博物馆的,因此“爆棚”和“井喷”之后,博物馆又出现了观众人数回落和冷落的现象。
  这个问题追溯起来有其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博物馆是舶来品,没有经历西方博物馆从个人的私密收藏到逐渐开放的过程,而多是政府或社会团体出于公益的目的而兴建的,故一开始就共同性很强,配合政治需要的意识也很强,而西方国家国民参观博物馆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中国博物馆的历史如果从法国的韩伯禄1886年在上海建的震旦博物馆算起才12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中国人张謇1905年创建的南通博物苑算起仅有105年的历史。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博物馆发展极为缓慢,处于水生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第一需求是解决吃饭。新中国成立后,是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时期,但博物馆只是停留在政府工作层面和博物馆工作者方面,而广大人民群众还不懂的什么是博物馆?
  观众对博物馆认识的“不自觉”不能怪罪于观众,除国民素质教育问题外,还有政府对博物馆的态度问题。作为公益事业的博物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将其混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至使博物馆长期处于贫困,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惨淡经营。
  由于博物馆在财政上常处于捉襟见肘的情况,博物馆自身的业务建设举步为艰,收藏工作不能展开,没有经费和能力举办专题博物馆知识讲座,不能很有效的宣传群众。1956年5月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提出的著名的“三性二务”,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和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这只是博物馆界对博物馆价值的自我认识,没有纳入政府的宣传任务,上世纪50年代束60年代初,人民群众只知道“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也不知到什么是博物馆。此时的大多数博物馆不可能建立“博物馆之友”去宣传群众。
  到了1974年,国际博协第十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明确提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①。遗憾的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博物馆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之中,博物馆正常的业务活动被迫停止,只能听任政治的摆布,搞阶级斗争展览。
  博物馆实行的是门票制度,长期以来,一张门票将很多观众关在博物馆的大门之外。此时的大多数博物馆也不可能建立“博物馆之友”去争取群众。
  当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大门一旦打开,观众如潮水般的涌进了博物馆,人群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这是一支不可能持续走进博物馆的社群,只是一阵的“潮起潮落”,他们不是完全为需要而来,不可能对展览发生很大的兴趣,他们没有对博物馆文化认识上的“自觉”,只是逛逛而已。这说明。要提高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的“自觉”,仅从形式上免费开放显然是不够的。此时的大多数博物馆建立“博物馆之友”时机也成熟,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发展趋势显示出建立“博物馆之友”的必要性。
  
  三、建立“博物馆之友”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博物馆之友”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它有学术和非学术两种形式,前者由学术团体组成,以享受博物馆提供的优惠,并参与博物馆的部份业务,起着联系社会与博物馆的作用。之后,随着博物馆社会基础的扩大,“博物馆之友”逐渐趋向于非学术化和大众化。1972年,世界“博物之友”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各国的“世界博物馆之友”有145个代表参加了大会,国际性的“博物馆之友”从此成立,大会确定了“博物馆之友”国际协作的原则。它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基础,提搞了全社会对博物馆的认识,把博物馆同具有潜在力的公众联系起来,成为代表博物馆和公众对话的动力。
  我国的“博物馆之友”起步较晚,“上海博物馆之友”始创于1960年,是国内开展“博物馆之友”活动的先行者之一。之后有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安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常熟博物馆等先后成立了“博物馆之友”,有的将“博物馆之友”称之日“博物馆自愿者”。
  建立“博物馆之友”旨在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建立“博物馆之友”的目的不是为博物馆“敛财”。而是“敛人”,是为了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说“从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理解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博物馆,其必须与必要的公益核心价值最为突出,作为博物馆人要真正认识到自觉到并把此种观念牢牢树立在内心――任何一座博物馆都是公众共享的文化资产”②。他的这段话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是博物馆的本质特征。“作为特定文化表型的博物馆,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物收藏所或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场地,更是人们增长知识,满足审美需求,提高生活品味。陶冶身心情趣的重要去处,它的现代职能,无一不与科学与人文的相互通融密切关联,近年来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概念,都传递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实施教化的同时,还要体现强烈的人文关怀”③。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是博物馆的生命。原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秘书长路易斯,蒙雷尔于197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博物馆之友”第一次大会上所作的讲演中指出,概括地说,人们可以说目前“博物馆之友”的存在,是为了对博物馆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同时,在教育公众的工作方面给博物馆以帮助,现在需要的和目前许多地方正在发生的,是“博物馆之友”应当开始把自己看着是一种博物馆的消费者机构,或者说“‘博物馆之友’各社会,应当渴望成为经常到博物馆去的观众这一支人舆论队伍的发言人,这些观众在官僚主义的时代里。至今还被大大忽视”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差不多任何大一点的博物馆都有它自己的“博物馆之友”。
  建立“博物馆之友”则直接服务于博物馆,我们仅从广东省“博物馆之友”章程可以认识到“博物馆之友”对博物馆的作用。该章程的宗旨说“博物馆之友”组织的任务在于联系群众。向社会推介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并及时反馈群众意见及要求,了解社会动态和文物展览信息,帮助博物馆开展业务工作,增强博物馆的社会基础,更好地发展博物馆事业⑤。我们再从章程中“博物馆之友”的义务来看对博物馆也是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义务一共6条。其中直接为博物馆服务的有4条:1、积极介绍和组织观众到我馆参观,2、通过各种途径对我馆的陈列展览以及各种活动进行宣传,3、协助博物馆组织临时展览,征集文物,开展文物鉴赏,文物研讨等业务活动,4、参加省博物馆组织旨在服务于观众的活动,本人或介绍他人来博物馆作义工⑥。由此可见,“博物馆之友”可以直接参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一支外围的生力军。
  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启民智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中,建立“博物馆之友”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来说有其特别的作用和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9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