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应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应该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普通高校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的专业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使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04-02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单一。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还是采用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重理论,重基础,轻实践,总是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此思想影响下,不论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专业培养方案都围绕专业知识设计,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本专业学习型、研究性人才。学生知识面窄,动手实践能力差。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专才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从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梳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实四个转变,从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素质教育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能力方向转变,从注重共享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从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1]。
  2.与企业需求脱节。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是稀缺的人力资源,是金字塔尖上的明珠,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没有就业问题,90年代,虽然自主择业,但是由于大学生绝对数量少,供不应求,所以也没有就业问题。到了2000年以后,一方面高等学校大量扩招,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迫切需要能够拿来就用、独挡一面的应用型的人才,尽可能地减少员工培训的成本。于是,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3.教与学矛盾突出。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大部分优质学苗被“985”、“211”大学招走,二本院校和高职院校只能招收一些扩招进来的学生。若还是以原来重理论基础、轻实践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学生接受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现在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也纷纷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要从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向培养社会需要的,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管理者、工程师,甚至是劳动者方向转变。从某种程度讲,学校要承担一部分企业岗前培训的职责。
  二、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1.搞好办学定位。我国的高等院校,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重点大学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应该由这些院校完成。而地方性院校要和中央直属院校有所区别,应该更加重视应用、重视实践,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技术性应用人才。
  地方院校应该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2.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办出特色。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因此,要根据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本地区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办学。地方院校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和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势,与地方开展多层次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鼓励专家、教授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以各种途径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地方的人才需求,将专业办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学校特色。要大刀阔斧地对现行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坚决剔除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而设置的、与专业应用无关的理论教学课程,增加一些实用的、切合地方经济和企业实际的应用型、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要尽量淡化纯粹的理论研究的教学内容,而增加一些实用知识讲授和实践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有效平台,地方院校可以通过科技服务、校企合作、技术咨询与推广、联合攻关等渠道与企业合作,为地方经济建服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承担一部分企业岗前培训的职责,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角色。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关键
  实践教学在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5年1月,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2007年1月,教育部又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体现出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现在,各个学校都宣称要重视实践教学,纷纷开展了教学实践周、实训课等实践教学形式,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问题,实践教学就可能偏离原来的宗旨,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流于形式,给学生“放羊”。
  1.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搞好实践教学要向我们抓教学管理一样下力气,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专业实践教学的纲领和指导性的文件,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规划学生四年间应该受到的实践锻炼层次和内容。实践教学内容确定后,还要确定该模块或内容的实践教学形式,最后将这些内容分解到课程、学期乃至老师。实践教学体系是动态的,应该根据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可以分成多种形式,如实验课、实训课、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研发实训等。每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程实验,可以使学生感知和领会课程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掌握某一课程领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一些实际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开设成实训课,采用老师边讲授边操作的方法,实训课可以使学生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生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综合实训环节达到对多门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综合实训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习是业务熟悉环节,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完成对企业运作模式、运作流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索质。
  3.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教师非常重要,我们现有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因此也就不可能组织起高质量的实践活动。我们所确定的实践题目许多是来自教科书或者是教师自行设计的,脱离企业实际。我们采用的技术,有些可能是过时的,我们采用的方法有些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并把它转化为实践教学的题目,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现真实的教学案例,从企业实际运作角度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搞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境需要改善,现有的实验室一般可以满足课程实验室、实训课的需求,而对于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研发实践则需要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企业与学校合作,不仅使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也成为教师实践基地,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绝不是一个机房装几个软件就可以实现的,它应该具有企业现场功能,能够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业务流程、业务功能。
  5.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现在,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共识,那么,就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要像正常课程一样严格。每项实践活动都要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生要有明确的实践任务,教师要下达实践任务书和指导书。实践教学活动要有缜密的组织,对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要有严格的考核方法,否则,实践教学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和资源,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3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