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论述了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在实践教育方面构建出“单项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强化训练-项目导向综合训练-顶岗实习”四级实践教育体系。四级实践教育既能映射理论教育,又能保持教育与生产的一致性,不至于脱离市场。
  【关键词】高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育
  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服务于测绘一线生产项目的高级技工。高等职业教育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与以文化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显著不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实践教学学时多,比重高,是技术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
  当前高职测绘类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脱离生产实践。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毕业以后直接开始任教,没有任何的企业生产经验;课本知识滞后于市场技术,甚至很多教材上还保留着一些已经淘汰的知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十年,新技术设备层出不穷。二是实践教育體系不完整。源于课本的实践教学,往往都是针对孤立出来的某个知识点来开展。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体系,学生将很难理解各技术点之间的联系,更没有办法掌握各门课程之间的技术联系。
  因此,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2016年按照新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名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多年以来,以工程测量专业群为背景,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主动创造条件,把企业请进校园;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努力,形成了与地方测绘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摸索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思路,为本专业的实践教育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为了充分适应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需求,我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在最初的“5+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变革为“4.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4.5”为前4个学期及第5学期前半期,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与基础技能训练,以学校为主;“0.5”为第5个学期后半期,开展项目化生产实践,校企联合开展;“1”为1个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以企业为主。
  三、四级实践教育体系
  (一)单项基础技能训练
  单项基础技能训练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主要是针对各门课程中的基础技能,比如测绘基础课程中的“水准仪认识”“四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空间数据的采集”“地图输出与可视化操作”等。为便于单项技能训练的开展,课程安排打破常规,允许多节课连堂排。仪器操作类的课程周课时通常为6课时,6节连排,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 ∶2;软件操作类的课程通常为4课时,6节连排,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 ∶1或者1 ∶2。
  连堂排课确保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一体化,讲完理论立即实习,或者边讲边操作,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形式。通过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也改变了学生理论课精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效果。目前,我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80%的专业课都是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形式开展。
  (二)课程综合强化训练
  在专业核心课程结束以后,针对该门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实习项目,比如GNSS定位测量课程的“RTK测图”、数字摄影测量课程的“4D产品生产”等,安排1周或2周开展综合实习。本专业设置了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对应的课程综合强化训练,分别安排在第2-4学期。
  课程综合强化训练将课程内单项技能与知识融会贯通,以中短期实践的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参与到各技术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各技术环节的关联性。
  (三)项目导向综合训练
  在所有课程结束以后,项目导向综合训练于第5学期下半学期集中开展。为项目导向综合实训或社会生产实习,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学校与企业联合教学,共同负责。测绘工程系建立了校园工作室,将企业生产项目引进校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担任技术指导,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联合指导,强化学生实践训练,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从校园实习向社会生产过渡。
  (四)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于第6个学期开展。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生产项目。由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指导,专业教师参与,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顶岗实习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了解企业文化,同时也是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的良好机会。
  对于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不同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开展各有不同,大多数包含课程单项实习、“仿真”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几类。比较而言,我院四级实践教育体系有两大特色:一是将课程单项技能训练分布在每一周,而不是先用大半个学期讲理论,再用几周来实习,均匀分布的好处在于可以化解连续讲理论的枯燥性,讲完理论马上操作,或者边讲边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是建立了校园工作室,引入生产项目开展项目导向综合训练,指导老师由企业技术能手担任,真正地让企业走进校园,参与教学,同时使得我们的专业教师能走进生产,不脱离市场。
  四、影响实践教育质量的几个因素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我们建立了四级实践教育体系。在该体系下,影响实践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设备条件、师资条件、课堂管理等方面。测绘地理信息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测量仪器操作为主的实践,主要在户外实训场开展;一类是以软件操作为主的实践,主要在专业机房开展。两大类实践无论从设备需求上还是课堂管理上都有较大的区别。   (一)实训设备条件
  只有充足的实训设备,才能保证学生动手的時间,是保证实践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以测量仪器操作为主的实践,通常以小组为单位配合进行,一般4~6人一组使用一套设备;以软件操作为主的实践,通常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保证1人配备一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
  (二)师资队伍
  教师可以说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实践水平总体上决定了学生实践水平的上限。因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我院测绘工程系接近一半的教师来源于企业,80%的教师有生产经验。近几年,我院每年轮换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的生产实践;同时,大力引进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尤其是项目导向技能训练,直接由企业能手担任指导教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生产模式在不断变革,教师的成长必须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永不止步的。
  (三)有效的课堂管理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场景更为丰富,形式更多样化,课堂更具开放性,管理方法和理论课堂大不同。以仪器操作类的实践课堂为例,由于实践以分组开展又分散在各处,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部分学生全程操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偷懒的情况。从教学经验来讲,实践教学的课堂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如蓝墨云班课、云课堂智慧职教等app进行过程检查;二是必须落实任务检查或操作能力检查。
  五、结束语
  我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自成立之初,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进行着探索与尝试。我院构建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单项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强化训练-项目导向综合训练-顶岗实习”四级实践教育体系,从单一到综合,从课堂到工作室再到企业,由浅入深,学生经历“融会-贯通-综合-熟练”四个阶段,渐进成长。实践证明,四级实践教育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效率;校企合作更多样化,企业进入校园,学生深入企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适应社会市场;我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一直供不应求。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对实践教育方式的探索也不会止步,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践教育将迎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朱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系统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167-169.
  [2]冯娟,余宁,杜二玲.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2017(04):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5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