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互联网;深度学习;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75—01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诞生,实现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使得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通过学习知识内容深度和宽度的扩展,促进深度学习机制的形成,通过二者的合力能够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同時也是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度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学习内容中更复杂的机制,并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深度学习概述
   深度学习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对学生阅读活动中表现的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信息加工者,同时对深度学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明确。而其他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对深度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些也只是学术上的研究,没有结合教育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学习再多的知识也不如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重要,这也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浅层学习方式不再适合当代教育和学习的要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课堂模式的发展,也使得学校不得不重视深度学习的概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活力,真正实现将知识变成实践的能力。
   二、互联网+环境下“深度学习”实践策略
   1.营造真实的情境。传统的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而使得本应该是活化的知识变得固化、教条,并通过重点以及难点知识的强调导致知识变得更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设置时,往往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的,同时也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大部分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抽取的,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闭环,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本身缺乏兴趣,同时由于可以在书本上寻求答案,所以能够顺利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也导致学生表面上虽然学会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消化。要想实现深度学习,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年、月、日制作年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念日,比如元旦、新年、五一、六一、十一等节日的图片,唤起学生们节日的欢乐记忆,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回忆是怎么记得这些节日的,有的学生会回答“在日历上会有标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课程内容,并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日历的翻阅画面,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动态的年历变化以及具体的实例分析,也能够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年、月、日的关系,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2.打破常规课堂的模式限制。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在学期开始前制订好课程表,而教师也需要根据课时制订好教学计划,然后确定好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根据进度进行教学,而且这种固定的课时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固化的教育思维形式,虽然能够保证课程内容的顺利进行,但是却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深度学习的开展中,这种传统的课时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也成为可能。当前互联网以及计算机已经全面普及,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实现课外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通过微课的形式,为学生简单地介绍时钟的组成部分和时针、分针以及秒针的运动,并要求学生自行观察这三个针的运动规律,随即到课堂分享,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进一步的讲授,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对教师的讲解充满期待。最后,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个作业,绘制出今天晚上大家吃饭的时间,并用微信的形式将作品上传到班级交流群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预习、学习以及复习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深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3.实现立体化评价。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深度学习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教师更喜欢没有挑战的、没有问题的顺利地结束教学,而不是不断的提问、问题不断的深化的、具有挑战性的课堂。但是这种浅显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提升学生真正的能力,而知识经济时代下这种教学也必将被取代。因此,还需要调整视角,将关注度放在学生身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学习分析等大数据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标准,从而为所有学生都提供充分的发挥机会。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评价、测试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实践展示等,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7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