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性、阶段性特征、发展规律等,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如:直观的语言、图片、模型、教具以及其他方式来提高其认知水平。从而改善以往生硬的说教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生过程中由附属内驱力学习转变为认知内驱力。
关键词:直观教学;智障儿童;认知水平
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多数处在3-6岁阶段。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指南》中讲到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那么智障儿童就属于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具有个体差异。一般儿童认知发展需要经历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智障儿童虽然智力上存在缺陷,但是他们的发展并没有违反这一规律,只是他们的发展大多停留在感知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那么,直观教学就比较符合这些儿童的学习特点。通过直观的语言、图片、模型、教具等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教师能够改善以往生硬的说教模式,在语言上生动形象利于学生理解。
智障儿童因为一些生理上的缺陷,往往对于一些语句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因此,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就需要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来进行表述,避免抽象、生硬的说教。只有当词能夠表现准确而生动的表象时,才能达到直观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男、女”的过程中,我就遇到了困难。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智障儿童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也总是分不清男、女。这时候我就意识到,肯定是我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生硬说教,学生是不理解的。于是,我就把词放到了一个具体、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比如:妈妈是女人,爸爸是男人;奶奶是女人,爷爷是男人;阿姨是女人,叔叔是男人;XX学生是女人,XX是男人。然后在告诉学生,长头发的是女人,长胡子的是男人等。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上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就对所学内容容易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遇到比较抽象的内容我都是用这种方法解决的。慢慢地智障儿童在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面前都能够很好的理解,比以往生硬的说教模式要好很多。由此可见,找准教学方法很重要。
二、教师能够在语文课中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以往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单纯的利用字卡或者图卡来进行讲授。慢慢的我发现,这种形式并不是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往往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接受,并且不会举一反三,只是刻板的认识。因为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大多都停留在3-6岁的儿童水平上,这时候就需要我对教学环节作出调整。
譬如我上的一节语文课《鞋》,我准备了关于鞋子的图片、字卡,在课上生硬的讲授这个图片上的东西就是“鞋”,这个字就是“鞋”字。上过课之后我发现学生并未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什么是鞋,关于鞋的认知水平也并未提高。只是刻板的认识了图片上的“鞋”和字卡上的“鞋”字。于是我改变了策略,首先准备了学生自己在家中穿鞋子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说说看自己穿的是什么鞋子。然后出示实物“拖鞋”,让学生摸一摸,穿一穿。接着在多媒体中出示更多种类拖鞋的图片,逐一带学生认识。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把运动鞋也讲授一遍,最后来讲授“鞋”这个字。
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直观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参与度也有所提升。学生不单单认识了鞋,也认识了各种的拖鞋,也知道自己穿的鞋是运动鞋,对于“鞋”字也掌握的很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 ;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正是通过这种直观教学,学生见到了实物、摸过了实物、用过了实物,他才对这种东西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不说说就忘记了。学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提高了认知水平,不是只停留在刻板记忆。
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由附属内驱力学习转变为认知内驱力
智障儿童的自我期待比较低,因为他们经过很多失败、挫折、嘲讽,这使得他们丧失自信心,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于是对于学习不在在乎,甚至会有退缩、回避的现象。往往智障儿童学习的动机是附属内驱力,他们为了赢得奖品、家长以及老师的表扬而表现出把学习当做一种需要。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得以重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那么如何来把智障儿童的附属内驱力学习转变为认知内驱力学习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价值。如在学习语文《袜》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准备了很多袜子,让学生观察材质、颜色、图案,然后自己试着穿一穿。这个过程中,智障儿童都能够参与进来,对实物的袜子很感兴趣。他们都知道这是袜子,有些可以说出颜色、有些可以说出袜子上的形状,对袜的探索是自发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通过直观教学,智障儿童能够轻松的掌握的知识,这在他们的自信心上也有所提高。逐渐地,他们的学习的动机也回发生转变,转变为认知内驱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荆春玮《浅谈直观教学法在智障儿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周刊2015年第1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