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措施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生活化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生的思维仍偏向于感性,而数学知识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主导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些问题来自生活或数学知识内部,教师要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动作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坚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虽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但由于和他们的生活实际沒有明显联系,或者教师无法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很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将会让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且容易掌握。新课标也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感悟数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有更加全面深入的感悟。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一)合理组织教材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一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事情,设计了一系列的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可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三)创设生活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先让两名学生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在教室里作演示,让其他同学观看、分析、判断他们做的是哪一种情形,判断对的也可以让他们两人一组做同样的演示,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学生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进行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四)训练习题生活化
   课堂练习是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检测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但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学生活化也离不开训练习题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习题更能给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例如,在教学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学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假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场买东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钱,爸爸买了一袋面,价格为98元,结账时,爸爸拿了100元付账,收银员找给小明爸爸2元钱,即186-100+2。”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体育课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时便会注意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开始初步接触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五)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上课时,让学生对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实现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可以提高其对生活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立足生活实际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从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帮助学生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生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薜芳.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9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