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学科学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海门市实验小学,江苏省海门市,226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科学、思想品德等综合性学科的教学价值越来越凸显。在小学教育中,科学教学在开阔学生眼界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态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小学科学课本内容比较简单,对科学知识的渗透较浅,无法全面展示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需要利用课外阅读材料予以充实。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的拓展阅读,分析课外科学知识拓展的意义,为科学教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外阅读;思考
引言:科学知识包罗万象,单一的科学教材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的科学知识,更不能充分展示科学的内涵。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教材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进入科学世界的领路人,学生要想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科学知识,仍然需要充分在课外科学阅读素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开展科学课外阅读教学”“选择怎样的科学课外阅读素材”成为小学科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选择合理的阅读素材,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是实施科学课外阅读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寻找课外阅读书籍时,要立足于科学教材内容,结合其他学科教师意见、参考文献以及教学需求,选择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素材。
(一)基于课本内容,衔接阅读素材
小学科学课本内容主要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小学一年级下册主要讲解工具科学、植物世界以及饮食科学;二年级上册内容包含观察动物、生活家园以及玩具;三年级下册内容有植物的生长、温度与物体的变化等等。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课外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本讲解的知识内容拓展阅读素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又能充实课本知识,实现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的生长”时,可以为学生推荐《植物的未解之谜》。
(二)基于学生兴趣,选择阅读素材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合理选择科学阅读素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因此,在选择科学课外阅读素材时,可以重视学生的意愿,利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日常的科学读物、喜爱的科学书籍。在调查完成后,教师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和整理,筛选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培养需求相契合的书籍,再推荐给学生。如:《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天气与气候》等都是受到学生欢迎、符合教学需求的科学阅读书籍。
二、构建多元的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科学阅读习惯
(一)自由阅读
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室放置一些科学阅读书籍,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阅读课时,自由地进行阅读。学生家长也可以购买一些热门科学书籍,给孩子创设安静、润泽的阅读空间,让孩子能够尽情地阅读。同时,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记录阅读后的感想,放大阅读的价值。例如,学生在阅读《植物未解之迷》时,部分学生对“独木是否成林”的章节内容非常感兴趣,同时,这篇文章中的“榕树”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魅力,而且还帮助学生认识了植物的力量。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可以用笔记本记录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后续再进行深度探索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汲取书中的知识营养,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交流式阅读
在开展科学课外阅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升华课外阅读的意义,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例如,在学习课本“爱护动物”章节的知识时,可以结合《科学知识百科全书》(动物篇),展开“爱护动物,从我做起”的主题交流会,探讨爱护动物的具体策略。在这样的交流讨论之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爱护动物”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探讨出具体的爱护策略。一些学生认为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为动物生存营造适宜的环境;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应该珍爱身边的小动物,禁止捕杀,这也是保护动物的方法。通过利用阅读交流,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科学知识,端正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了解科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师生共同阅读
教师作为科学课堂的引导者,应该积极参与科学课外阅读,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分享科学奥秘,这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无论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还是逻辑思维都存在不足,因而在进行科学课外阅读时,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要点。教师参与课外阅读,能够在学生遇见难题时进行必要、专业的指导,引领学生正确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科学课外阅读分享活动,为师生共同阅读提供时间和机会,加强师生之间的分享与交流,同时也能营造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例如,在讲解“交通工具的发展”一课后,教师可以“交通工具”为主题,组织课外阅读知识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讲述了解到的交通发展历程,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同时,相比学生而言,教师具有年龄和经验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以前的交通工具,让学生感受科技对社会变迁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感悟科技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科学的热情,体会科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展示丰富的阅读成果,彰显科学课外阅读价值
(一)举办科学阅读汇,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首先:组织科学阅读办报比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为了营造良好的科学课外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举办科普小报制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的平台。在比赛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日常记录的阅情笔记、积累的阅读内容,制作出精美的小报,学校组织评比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肯定科学课外阅读的价值,给予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动力,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其次,举办科技小发明比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科技创新是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举办具有实践价值、创新价值的科技文化节,根据日常积累的阅读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创新作品进行表彰奖励,给予作品创作者充分的肯定,强化学生继续探索科技的自信心。
(二)构建家庭实验室,实践科学课外阅读知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实现科学价值的重要方式。在科学课外阅读开展中,教师可以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家长构建家庭实验室,让学生将阅读内容进行实践,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進一步优化学生阅读成效。例如,在学习完“爱护动物”一课后,学生可以自主收集动物相关的科学书籍进行阅读,学习爱护动物的方法和策略。在此基础上,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养殖小动物,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保护动物的意义,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探索科学,体会科学课外阅读的乐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拓展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科学。与此同时,通过举办科学文化活动、组织多形式的阅读分享以及构建家庭实验室,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逐渐爱上科学。
参考文献:
[1] 郑云根.科学课课外拓展阅读的几点做法[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3(12):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6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