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为阅读教学引来“源头活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是却成了长期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既不能不顾学生基础,操之过急,忽视阅读教学的渐进性;也不能只凭学生摸索,放任自流,忘却阅读水平提高的可能性。而应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打好深厚基础,积累大量素材,广泛阅读,多方练习,为阅读教学引来一泓不竭的活水。
  关键词::兴趣;引来;“源头活水”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谈论为文之道时就强调,应“养其根而培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因为“根之茂者其实遂,骨之沃者其光烨”。这就是表明绚烂的文章之花是应开在内蕴深广、肥沃丰厚的心田上的,要想写出好文章,便须“养其根”“加其膏”。那么这“滋养”又是如何来的呢?
  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类心灵的滋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阅历,一是大量阅读。而今天的学生,尤其足农村学生,生活单调,整日以学业作为生活唯一的内容,以学校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生活阅历之极度地贫乏不言而喻。因而大量广泛的阅读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这些历古常新的警句名言不都向我们昭示了多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吗?
  那么,在课业繁重、时间紧迫的阶段,怎样才能使学生有较多的阅读可能和较好的阅读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充分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在学期中定期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如:名著名段竞赛、名人名言背诵、成语对联接龙等,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他人之长处,知自身之不足,从而激发起读书的欲望和信心。亦可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名篇之片段和典型的人物形象介绍,引发学生阅读原作,领略详情的兴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读书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定会驶向书籍的海洋。
  二、 想方设法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为了能在各科学习的夹缝中争取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在每周开辟出一节课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由自主的阅读,并通过向图书馆借阅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书刊,让学生去阅读品味。但单凭这些做法显然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把课外有限的时间用于阅读,并把阅读看作一种休闲,当作一种享受,真能如此,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会大大增强。
  三、 努力提高学生的读书效果
  学生对于所读作品不一定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和较准确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涵,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办法:首先,可在每学期初、每学期末,组织几节“读书汇报课”,用来检查学生在假期中、课内外的读书情况和认识水平,以便随时指导。其次,还可开设个别作品的“读书讲座”,教师以自己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来分析作品中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景物的描写、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使他们从作品中受到有关写作的有益启发。再次,每节课前开设一个五分钟时间的“小讲坛”,让学生纵谈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感悟或对一个作者的直观认识,亦不失为一种促进学生交流,加深学生认识的好方法。
  四、 提倡学生做读书笔记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以读促写,读书笔记便是“读”与“写”之间的一条纽带。读书笔记既可以是较单纯地摘录一些精彩的语句片段,以便丰富自己的积累;亦可以写写自己对文章的一些感悟,从而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甚而可以写写与作者意见不合之处,从而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手写来,不拘形式,既巩固了学生读书的效果,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其写作水平,“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得知千载上,赖有古人书”,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获取远离身边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亦能增进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人的气质。
  丰富的知识,深厚的素养,不正是文采之根、文思之源吗?所以,我深信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
  作者简介:
  王雪梅,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羊路完全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7954.htm